期刊文献+

当代民族国家的认同变化及价值重建 被引量:2

The Changes of Identity for Nation State and the Value-Reconstruct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人的角度来看,全球化本质上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全球化发展。人的存在方式的变化同时会带来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出现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从单一主体认同到多样主体认同;从身份认同到契约认同;从群体主体认同到类主体认同等。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出现的上述变化必然会与原有的认同出现冲突,并进而引发人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危机。但民族国家认同的危机只是人的认同变化中的一个方面,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这种认同上的变化必然孕育着新的民族国家认同的重建。重建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需要我们在普遍主义的特殊化和特殊主义的普遍化的统一中来把握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作者 贾英健
出处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3期73-77,共5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Jinan Municipal Committe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贾英健.全球化与人的存在方式[J].理论学刊,2002(5):53-56. 被引量:7
  •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24.
  • 3[4][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40.
  • 4[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著,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7.
  • 5[8][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1998.129.
  • 6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J].哲学研究,2001(2):17-24. 被引量:130

二级参考文献22

  • 1贾英健.论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唯实,2002(2):8-13. 被引量:6
  • 2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9、259页.
  • 3陈独秀.“宪法与孔教”[A]..载《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C].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6,148页.
  • 4艾森斯塔特.迈向二十一世纪的轴心[J].二十一世纪(香港),2000,(57).
  • 5罗厚立.“从思想史视角看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第225页.
  • 6克雷格·卡尔霍恩.“民族主义与市民社会:民主,多元性和白决”,《国家与市民社会》,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页.
  • 7Michael H. Hunt,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Strong State: The Late Qing- Republican Crisis," in 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pp. 62 - 79
  • 8Suisheng Zhao, "Chinese Intellectuals' Quest for National Greatness and Nationalistic Writings in 1990s," in China Quarterly, No, 152 (1997): 725-745.
  • 9李大钊.“强国主义”,《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63页.
  • 10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52页.

共引文献147

同被引文献29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