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遂平妖传》“被”字句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详尽分析《三遂平妖传》的“被”字句的用法特点。从语法结构划分,可以分为四大类:“被+N施+VP”;“被+VP”;“被+N施+所+VP”、“被+N施+把+N受+VC”。并对书中出现的“被”字句参照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和描写。
作者
谢燕琳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
2006年第1期106-107,114,共3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三遂平妖传>
被字句
语义结构
分类号
H04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唐钰明.唐至清的"被"字句[J].中国语文,1988,(6).
2
袁宾.祖堂集被字句研究[J].中国语文,1989,(1).
3
岳立静.
元明之间的“被”字句[J]
.古汉语研究,1999(4):21-25.
被引量:9
4
王明华.
《金瓶梅词话》中的被字句[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6):112-116.
被引量:5
5
郑剑平.
《金瓶梅》的“被”字句考察[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3):250-255.
被引量:5
6
江蓝生.被动关系词"吃"的来源初探[J].中国语文,1989,(5).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吕景先.
唐明之间汉语的被动式[J]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0(2):80-88.
被引量:14
2
刁晏斌.
《朱子语类》中几种特殊的“被”字句[J]
.古汉语研究,1995(3):26-28.
被引量:8
3
顾穹.
论汉语被动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J]
.东岳论丛,1992,13(1):102-107.
被引量:6
4
沈锡伦.
晚唐宋元被字句考察[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7(3):101-106.
被引量:9
5
刘子瑜.
敦煌变文中的被动句式[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1):85-92.
被引量:8
6
刁晏斌.
近代汉语中“被+施事+谓语”式“被”字句[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7(4):99-105.
被引量:12
7
唐钰明.汉魏六朝被动式略论[J].中国语文,1987,(3).
8
唐钰明.唐至清的"被"字句[J].中国语文,1988,(6).
9
王力.王力文集·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10
袁宾.祖堂集被字句研究[J].中国语文,1989,(1).
共引文献
39
1
王红梅.
动词带宾语“被”字句的形成过程浅析[J]
.晋中学院学报,2006,23(2):6-8.
2
杨明.
浅析修辞在公文写作中的运用[J]
.社科纵横,2006,21(1):108-109.
被引量:3
3
赵新.
“不过”补语句的历史考察[J]
.语言研究,2000,20(2):70-76.
被引量:13
4
崔宰荣.
唐宋时期的特殊“被”字句[J]
.语文研究,2001(4):13-20.
被引量:5
5
王东.
《水经注》中被动句考察[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4):130-133.
被引量:7
6
何洪峰.
试论汉语被动标记产生的语法动因[J]
.语言研究,2004,24(4):112-118.
被引量:22
7
石毓智.
英汉动词概念结构的差别对其被动表达的影响[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6):403-411.
被引量:53
8
陶红印.
从“吃”看动词论元结构的动态特征[J]
.语言研究,2000,20(3):21-38.
被引量:94
9
屈哨兵.
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研究检讨[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39-42.
被引量:4
10
李宇明,陈前瑞.
北京话“给”字被动句的地位及其历史发展[J]
.方言,2005,27(4):289-297.
被引量:35
同被引文献
6
1
董志翘.
中世汉语“被”字句的发展和衍变[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6(1):47-53.
被引量:14
2
俞光中.
零主语被字句[J]
.语言研究,1989(2):95-104.
被引量:11
3
史国东.
近代汉语被字句结构的特点[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2):249-251.
被引量:8
4
崔山佳.
“被……所……”“被”字句历时考察[J]
.语言与翻译,2013(2):5-11.
被引量:3
5
李炜,唐钰明.
加强处置/被动语势的助词“给”[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1):55-61.
被引量:39
6
邢福义.
承赐型“被”字句[J]
.语言研究,2004,24(1):1-11.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
1
1
颜力涛.
汉语被字句的形成机制[J]
.语文研究,2018(4):23-3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青松.
《红楼梦》特殊“被”字句及其源流演变[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4):81-84.
1
王陈.
《三遂平妖传》词语考释四则[J]
.青春岁月,2013,0(10):130-131.
2
赵红兴.
《三遂平妖传》附加式三音词探析[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4):97-99.
3
李晰.
《三遂平妖传》词语考释三则[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9(2):59-61.
4
赵红兴.
《三遂平妖传》中重叠式词辨析[J]
.淄博师专学报,2014(1):41-44.
5
张泽宁.
浅析《三遂平妖传》中语气助词“时”[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3(4):22-23.
被引量:1
6
马予超.
《三遂平妖传》中的“把”字句[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7):71-73.
7
刘彦彦,陈洪.
万历刻二十回本《三遂平妖传》之形成探源[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3):129-133.
被引量:3
8
马泽.
句子成分: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J]
.课程教育研究,2012(13):93-94.
9
程剑峰.
对存在句主位结构的反思与初探[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7):48-49.
10
齐光先.
再论现代俄语中的生格句[J]
.外语学刊,1989(5):10-22.
被引量:3
社科纵横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