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瘴、烂头麦.该病害从小麦苗期到中后期都可以进行传染危害,尤其以小麦抽穗扬花期发病为重.一般可减产1~2成,重发病年份可以减产5~6成,甚至绝收,发病麦粒被人畜食用后还可引起人畜中毒,对小麦生产和人畜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作者
王东海
贾文华
机构地区
汤阴县农业局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
出处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6年第11期28-,共1页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发病规律
扬花期
菌源
小麦病害
赤霉病菌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8
1
阮仁武,傅大雄,王步军.
3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3):289-292.
被引量:26
2
胡再军,张广照,王鹏,檀银忠,杨瑞清.
枣阳市200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湖北植保,2006(5):5-5.
被引量:1
3
叶正荷,朱建祥,苏卫华,夏桂平,潘泽义.
兼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的复配药剂筛选及毒力测定[J]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335-338.
被引量:9
4
刁亚梅,倪珏萍,马亚芳,冯红梅.
创制杀菌剂氰烯菌酯的应用研究[J]
.植物保护,2007,33(4):121-123.
被引量:21
5
王丹,叶华智,秦芸.
四川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J]
.农药,2007,46(8):560-562.
被引量:15
6
仲凤翔,邰德良,梅爱中,等.2012年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J].埴物医生,2013,26(1):4-5.
7
刘刚.
我国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J]
.山东农药信息,2008(1):17-17.
被引量:1
8
黄伟清,王建良,蒋杏华,周益民,石磊,周建平.
25%氰烯菌酯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应用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7(6):133-134.
被引量:2
9
冯成玉,陆晓峰,吉用铨,贲秀兰,孙建群,沈宝祥,赵德华.
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试验[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8,29(12):26-27.
被引量:11
10
姜海平,阚李斌,陈迎春.
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2009(5):136-136.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7
1
钱立军,梅桂芳,贲秀兰.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94-194.
被引量:3
2
陈香华,汪立新,熊战之,付佑胜,赵桂东,李茹,郭小山,刘伟中,周长勇,王宏宝.
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1):200-201.
被引量:7
3
耿丰华,宋彦涛,孙小平,邓伟,任晓云.
镇平县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1(3):182-182.
被引量:2
4
赵晓华,曲淑珍,周桦,田素鹏.
2012年成武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44-144.
被引量:2
5
李俊,于家明.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3):143-143.
被引量:3
6
邰艳利,赵小宁,许烨,王海燕.
不同药剂及不同施药次数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4):86-87.
被引量:2
7
邰艳利,朱大辉,王高荣,陈江锋,赵小宁.
不同施药器械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效试验总结[J]
.农技服务,2017,34(3):19-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张艳梅.
苏北沿海地区2010年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4):189-189.
被引量:5
2
孔令圆.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198-198.
被引量:10
3
葛胜,朱伟,俞瑗.
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114-115.
被引量:2
4
周坤,王功庆,尹贝贝.
小麦赤霉病防治要点[J]
.现代农村科技,2013(9):23-24.
被引量:4
5
赵晓华,曲淑珍,周桦,田素鹏.
2012年成武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44-144.
被引量:2
6
安礼.
2种药剂拌种防治小麦地下害虫和纹枯病的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145-146.
被引量:1
7
赵晓华,张冬青,李文娟.
2014年成武县小麦病虫害发生实况及原因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2):127-128.
被引量:1
8
张洪川,陈香艳.
临沂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
.农业科技通讯,2015(3):233-234.
被引量:1
9
李迎春,马进.
冬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16,62(5):125-126.
被引量:3
10
余杰.
繁昌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6(8):128-128.
1
斑马.
红头咬鹃[J]
.福建林业,2016,0(4).
2
赵艳秋.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J]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2(3):41-41.
被引量:1
3
陈文胜,崔志新.
荔枝新害虫红头蠹螟的发生与防治[J]
.中国南方果树,2002,31(1):31-31.
被引量:1
4
伍丽芳,李淑莲,邹炽荣,崔志新.
荔枝新害虫红头囊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1992,19(3):29-33.
被引量:2
5
李红梅.
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要点[J]
.农民致富之友,2016(7):141-141.
6
周国勤,李宇峰,黄涛.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2S):31-31.
被引量:1
7
黄伟,杨筠文,董信岳,胡德具.
蔺草的枯梢因素及其预防措施[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32(2):42-42.
8
李淑莲,邹炽荣,伍丽芳,崔志新.
荔枝新害虫红头囊螟的防治与测报方法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1992,19(4):34-37.
被引量:1
9
赵小华,许红星,李秀全,安调过.
三个小麦农家品种的苗期抗白粉病遗传分析[J]
.植物保护,2012,38(2):51-54.
被引量:5
10
陈炳旭,董易之,陆恒.
3种荔枝新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
.广东农业科学,2009,36(3):100-102.
被引量:4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