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培养高职生创新能力的途径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创新能力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对高职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提出了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措施,如改进教法、讲练结合、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理论实践合一"、模拟、仿真及现场教学、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双证制"学生等。
作者
何建新
机构地区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共2页
关键词
高职生
创新能力
培养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丁青,况世华,刘伟.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高职创新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6):39-41.
被引量:2
2
罗润生.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
.教育学术月刊,2008(7):84-85.
被引量:26
3
王茂琼.
谈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与专业建设问题[J]
.科技资讯,2008,6(7).
被引量:5
4
徐明,吴建屏,李晓媛,杨文.
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教学方法的探索[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7):201-201.
被引量:4
5
孟祥林.
论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之路[J]
.教育与职业,2006(30):15-16.
被引量:20
6
史晓华.
发展高职创新教育的探讨[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107-108.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赵晓东.
高等职业教育的跨世纪走势[J]
.职教论坛,1997,13(8):6-7.
被引量:35
2
裴春秀,佘国华.
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
.职教论坛,2005,21(05X):25-26.
被引量:29
3
侯玉印.
论高职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06(26):175-176.
被引量:7
4
何建军.创新一高职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J].教育与职业,2005,(7):32-57.
5
[7]夏吕祥.创新感悟[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6
周月俊.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高职教育的作用与定位[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3):7-9.
被引量:2
7
史士本.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教育科学研究,2001(6):15-17.
被引量:89
8
叶取源,钱道中,张增泰.
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2(1):12-15.
被引量:32
9
秦士嘉.
教学创新乃培养创新人才之根本[J]
.职业技术教育,2002,23(9):60-61.
被引量:12
10
殷翔文.
勇于创新 深化改革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J]
.江苏高教,2002(3):6-9.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49
1
周欣悦,张洪强,王艳娜.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建设探讨与实践[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71-73.
被引量:1
2
路大勇,张洪强.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
.职教论坛,2009,25(05Z):53-54.
被引量:13
3
何建新.
浅谈我国高职教育改革[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3):8-10.
4
贺珍瑞.
基于职业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9):60-61.
被引量:15
5
喻亮,王琪.
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的几点思考[J]
.教育学术月刊,2009(9):89-89.
被引量:4
6
何建新,黄丽.
从学生就业谈高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5):17-18.
被引量:1
7
刘海蓉.
论“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的创新之路[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1):30-31.
被引量:4
8
蔡永乐,姜有,王凯.
高职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
.煤,2010,19(3):46-48.
被引量:5
9
刘德勇.
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2010(5):213-214.
被引量:3
10
张鉴.
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途径[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1-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
1
徐学军.
论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其途径[J]
.成功,2007(4):124-125.
被引量:2
2
张玉.
对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分析[J]
.职教论坛,2012,28(2):57-5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董明华,汲茂启.
论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价值工程,2014,33(28):228-230.
1
张鉴.
创新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3).
被引量:3
2
冯时珍.
论高职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J]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45-48.
3
谢永佳.
关于教学理念创新问题的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06(5):130-131.
4
罗晶.
改进教法 提高中职化学教学的有效性[J]
.课程教育研究,2014(2):174-174.
被引量:5
5
于萍.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体会[J]
.新校园(中旬刊),2014,0(7):92-92.
6
赵奎友.
关于职业教育“六合一”培养模式的研究[J]
.职业,2009,0(10Z):102-103.
被引量:5
7
张力.
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4(4):9-10.
被引量:1
8
戴荣.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2005(4):81-81.
9
刘庆华.
谈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华章(初中读写),2007(4):68-68.
10
张中一.
改进教法 指导学法 上好高职班化学课[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8(5):37-39.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