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的暖色幽默——《桃李》与当代知识分子形象的转型
被引量:22
The Warm Color Humor in the Age of Consumption
出处
《南方文坛》
2002年第4期34-40,共7页
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共引文献111
-
1唐小祥.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部散文的民间意识[J].东吴学术,2020,0(1):60-73.
-
2陈剑晖.散文天空中的绚丽星光——关于90年代思想散文的考察[J].文艺争鸣,2008(4):105-115. 被引量:1
-
3董自厚.试论刘亮程散文的哲学境界[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z1):66-68.
-
4谢有顺.发现人类生活中残存的善——关于铁凝小说的话语伦理[J].南方文坛,2002(6):42-45. 被引量:30
-
5柯英.穿越时空的对话——论《火山恋人》的作者型叙述声音[J].当代外语研究,2010(11):17-21. 被引量:4
-
6周世伟.在场与逃离——刘亮程散文的写作立场[J].长城,2009(2):44-47.
-
7张虹.论苏珊·桑塔格小说的新历史主义视角[J].作家,2012(24):41-42.
-
8张迎娣.论王小波散文的文化反思与精神追求[J].小说评论,2009(S1):250-253.
-
9沈义贞.现代进程之外的乡村呓语——评刘亮程的散文[J].文艺争鸣,2002(3):37-39. 被引量:5
-
10蒲俊杰.走进“一个人的村庄”——论刘亮程的“叙述圈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199-20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94
-
1王干.人文的呼喊与悲鸣——评张者的长篇小说《桃李》[J].南方文坛,2002(4):41-44. 被引量:6
-
2李建军.消极写作的典型文本——再评《怀念狼》兼论一种写作模式[J].南方文坛,2002(4):45-50. 被引量:28
-
3张者.精英的转移和知识分子写作[J].南方文坛,2002(4):61-61. 被引量:6
-
4洪治纲.文人角色的回巡与思考[J].南方文坛,2003(2):11-15. 被引量:1
-
5黄书泉.喜剧时代的悲剧人生[J].小说评论,1998(3):4-11. 被引量:4
-
6葛红兵.非激情时代的暧昧意象──晚生代小说的主题[J].文艺争鸣,1998(4):17-24. 被引量:9
-
7张岩泉.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三题[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1):1-6. 被引量:3
-
8摩罗.王晓明论[J].当代作家评论,1997(5):25-40. 被引量:4
-
9谢有顺.最后一个浪漫时代──我读《欲望的旗帜》[J].当代作家评论,1996(2):11-20. 被引量:15
-
10於可训.愚昧与野性的悲剧——《威风凛凛》漫论[J].小说评论,1996(1):61-6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22
-
1李瞳.新世纪“学者小说”界说及创作研究[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4):399-409.
-
2丁智才.拯救与放逐——《围城》与《桃李》中的知识分子问题比较谈[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6):123-126. 被引量:4
-
3陈晓凡.论张者的《桃李》[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9):47-48.
-
4王海涛.知识精英的失落与自救——评张者的长篇新作《桃花》[J].作家,2008,0(16):45-46. 被引量:2
-
5徐凤.文化变革与重构的产儿:打工文学[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52-55. 被引量:1
-
6刘广生.论老舍与中国传统士文化[J].枣庄学院学报,2007,24(1):31-33. 被引量:1
-
7陶春军.对知识分子话语权缺失的忧思——张者小说《桃李》解读[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5):51-56. 被引量:1
-
8张纯静.论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6):41-45. 被引量:2
-
9刘月香,褚治明.当代中国都市小说中知识分子婚恋观的特质[J].电影评介,2009(18):105-107.
-
10王卫平.自我反省的力度与理想人格的缺失——从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史看作家的写作立场和描写侧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1-3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24
-
1马红霞.论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多重主体身份[J].汉字文化,2022(3):139-141.
-
2胡荣.极权主义下的诗意与苦难——论君特·格拉斯小说的历史反思主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9):18-19.
-
3苗祎.传统人格理想的消隐与重建——论刘震云小说中的当代知识分子形象[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4):147-149. 被引量:9
-
4陶春军.对知识分子话语权缺失的忧思——张者小说《桃李》解读[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5):51-56. 被引量:1
-
5胡荣.转型期知识分子寻找的悲剧——《小世界》与《桃李》狂欢化诗学特征比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1):72-73. 被引量:1
-
6刘月香,褚治明.当代中国都市小说中知识分子婚恋观的特质[J].电影评介,2009(18):105-107.
-
7陶春军.重构知识分子话语权:在社会世俗与人格标准中平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9):39-43.
-
8田平.《德伯家的苔丝》、《嘉莉妹妹》和《血泪打工妹》的不同视角[J].文教资料,2009(33):17-19.
-
9刘育根.梁晓声笔下知识分子形象嬗变[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45-46. 被引量:1
-
10高淼.灵与肉的洗礼——读张者《桃李》[J].北方文学(下),2012(11):31-32. 被引量:1
-
1子墨.活出意义[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4(3):62-62.
-
2刘郁琪.知识分子:欲望的跃动与角色的回归——从《围城》、《洗澡》、《废都》、《桃李》说起[J].当代文坛,2003(6):36-38. 被引量:1
-
3王干,张者.走进麦田,拿出手机——关于《桃李》的对话[J].大家,2002,0(2):96-101. 被引量:7
-
4王干.另一部《围城》?[J].世界,2002(10):44-44.
-
5吴丽芳.崇高的消解——试析刘震云小说中的当代知识分子形象[J].孝感学院学报,2006,26(4):62-65. 被引量:1
-
6石作良.舞动广场[J].词刊,2015,0(12):30-30.
-
7潘雪.从《桃李》看当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异化及其影响[J].时代经贸,2011,9(16):50-50.
-
8弗兰克.萨吉森,胡立园.鲍曼太太[J].外国文学,1987(3):59-60.
-
9张炜.纯良的面容(散文)——回忆罗伯特·鲍曼[J].湖南文学,2011,0(1X):13-13.
-
10张炜.纯良的面容(外二篇)——回忆罗伯特·鲍曼[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0(7):8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