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世纪中小学师资建设的主要特点与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里,中国基础教育的主题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基本的人才质量.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沉重'负担'最终要落在教师身上.因此,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如何就成为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师资建设的主要特点及问题,提出师资建设的主要对策.……
作者
胡亚天
胡中华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教科院
出处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39,共4页
Modern Education Review
关键词
中小学师资
教师素质结构
中国基础教育
教学质量
专业道德
教学改革
事业成败
教师资源
教师资格
职后培训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叶澜.
创建上海中小学新型师资队伍决策性研究总报告[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15(1):1-9.
被引量:67
2
张贵新.
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00,27(5):41-44.
被引量:3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邢克超.
师资培养的职业化[J]
.比较教育研究,1998(1):23-25.
被引量:9
2
申继亮,王凯荣,李琼.
教师职业及其发展[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3):4-7.
被引量:35
共引文献
101
1
余江敏.
关于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目标的思考[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20(z1):60-62.
2
张登山.
教师职业成熟的理性分析及提升对策[J]
.嘉应学院学报,2004,22(5):113-116.
被引量:3
3
施纪华.
教师教育一体化与继续教育课程创新理念[J]
.阴山学刊,2002,15(5):76-79.
被引量:10
4
苏秋萍.
从培训到发展:外语教师培养理念的变化及启示[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3):37-41.
被引量:1
5
严开宏.
教育实践课程在培养高学历小学教师中的定位及其模式[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17(3):109-113.
被引量:4
6
张祥明.
一种新的教师评价观:发展性教师评价[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1):22-25.
被引量:21
7
章荣庆.
高师培养目标与素质教育[J]
.教育学术月刊,1999(2):18-20.
8
赵琴.
校本化教师继续教育及其发展取向[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02(4):102-106.
被引量:1
9
章荣庆.
高师培养目标与素质教育[J]
.景德镇高专学报,1998,13(3):9-13.
10
王光明,苏凡.
改革《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的实践与认识[J]
.商洛学院学报,1998,18(4):25-28.
1
于月芳.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
.中小学校长,2008(9):19-20.
2
本刊评论员.
我们事业成败的一个关键[J]
.教育发展研究,1985,11(3):1-2.
3
雷艳生.
浅谈教学态度影响教学质量[J]
.黑河学刊,2012(1):143-144.
被引量:16
4
张保峰.
创语言情境 习口语交际[J]
.陕西教育(教学),2008(6):34-34.
5
李国雄,高春梅.
大学生素质教育初探[J]
.中国冶金教育,1997,2(4):17-20.
6
朱佳生.
论高等学校的活力[J]
.教育发展研究,1985,11(3):13-16.
7
张焱.
浅谈校本培训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28(4):49-51.
8
马利涛.
论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点与策略[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3):87-88.
被引量:4
9
何艳萍.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的特点与策略分析[J]
.知识窗(教师版),2013(4):48-48.
10
李世宏.
当前瑞典中小学师资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1):35-37.
被引量:1
现代教育论丛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