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苦闷的象征》对老舍小说创作的影响
Influence of Dejected Symbol on Lao She's Novel Cre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鲁迅先生翻译的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曾在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过较大反响。从老舍先生小说中人物心理冲突的描写、小说文本形式的选择和创作心态三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苦闷的象征》的影响。
作者
张敏
机构地区
滁州学院中文系
出处
《滁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0-12,共3页
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
关键词
苦闷的象征
老舍
小说创作
分类号
I1206.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3]吴小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2
[6]老舍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3
赵凯.
论老舍作品的悲剧意味[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6):95-9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
1
张永刚.
论作家“创作意识”的构成[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0(1):48-50.
被引量:1
2
赵秀芳.
谈老舍作品的悲剧美——以《茶馆》为例[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72-73.
1
罗伟文.
《苦闷的象征》与中国新文学作家的创作[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1-44.
2
李汉荣.
闪电[J]
.散文诗世界,2009,0(4):73-74.
3
薛雅明.
“文艺是苦闷的象征”——丰子恺与厨川白村文艺观之比较[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95-100.
4
张岚,张洪敬.
试论李煜后期词的艺术特色[J]
.临沂师专学报,1998,32(4):57-58.
被引量:1
5
工藤贵正,许丹诚.
厨川白村著作在台湾的传播[J]
.华文文学,2010(4):91-98.
被引量:4
6
李海楠.
从《苦闷的象征》中的“悲剧式”文艺观思考文学的本质[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4):3-4.
7
盛志梅.
浅说《林兰香》之“梦”[J]
.明清小说研究,1997(3):182-189.
被引量:7
8
《洛神赋》是理想与苦闷的象征[J]
.文学遗产,1986(2):120-120.
9
吴茂生,万晓.
苦闷的象征与觉醒的意识(摘译)[J]
.鲁迅研究动态,1988(9):64-67.
10
涂鸿.
苦闷的象征与平衡的艺术——中国现代“九叶”诗派的诗学观探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1):147-152.
被引量:1
滁州学院学报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