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商誉问题的若干思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商誉问题一直是会计学界存在争议的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企业间发生兼并、合并、出售等产权变更时,商誉在企业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商誉作为现代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性质上的特殊性和形成及确认上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在会计处理上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分歧。本文拟就涉及商誉研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结合分析前人已有的认识,谈点学习体会。
作者
龙云飞
崔剑峰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
黑龙江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出处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58-62,共5页
关键词
商誉
确认
摊销
负商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曾享生.
现行商誉会计的不足及改进建议[J]
.财贸研究,2000,11(1):44-46.
被引量:1
2
李晓玲.
对负商誉理论的思考[J]
.会计研究,1999(2):36-38.
被引量:54
3
许家林.
商誉研究中几个会计问题的基本认识[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7,18(5):66-70.
被引量:7
4
范世森.
负商誉的帐务处理问题[J]
.财会通讯(上),1997(8):32-33.
被引量:1
5
胡小闽.
浅谈负商誉及其会计处理[J]
.财会月刊,1997(2):19-20.
被引量:2
6
阎德玉.
论商誉会计理论重构─—兼评商誉会计“三元理论”[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1):66-71.
被引量:70
二级参考文献
6
1
付雁琛,财务与会计,1998年,8期
2
徐泓,会计研究,1998年,8卷
3
阎德玉,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年,1卷
4
汤云为,会计理论,1997年,8卷
5
葛家澍,会计研究,1996年,1卷
6
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121
1
高学礼.
对商誉确认和计量问题的探讨[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3):10-11.
2
江泓.
负商誉问题研究——兼评SFAS141的负商誉会计处理[J]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9(4):5-6.
被引量:4
3
薄异伟.
浅谈商誉认识的八个误区[J]
.财会月刊(中),2005(11):56-57.
4
刘笑霞,李明辉.
负商誉会计新论[J]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26(3):81-85.
5
胡延杰,周宁.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力资本计量途径研究[J]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4):58-65.
被引量:4
6
裘宗舜,钱文群.
企业合并会计相关问题探讨[J]
.财会通讯(上),2004(10):12-15.
被引量:2
7
刘笑霞.
负商誉会计新论——兼评SFAS No.141对负商誉的会计处理要求[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2):48-51.
8
宋夏云.
商誉会计理论的比较研究[J]
.事业财会,2005(1):10-13.
被引量:7
9
陈淑萍.
无形资产中商誉内涵的会计研究[J]
.甘肃科技,2004,20(12):203-205.
被引量:1
10
陈宏,陈丽华.
商誉评估理论的几个问题[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1):73-75.
1
刘鹏凯,何兵.
商誉是金[J]
.经营与管理,2006(10):35-35.
2
王莉莉.
新时期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特征和面临的压力[J]
.西北人口,2003,24(2):23-26.
被引量:2
3
张遂华.
谈取消摊提费用科目的核算及利弊[J]
.消费导刊,2010(5):96-96.
4
马力,齐善鸿.
伦理道德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本原[J]
.学术界,2005(2):245-248.
被引量:8
5
吴小节,汪秀琼,龙志和,宋铁波.
基于商誉的双寡头企业广告与产品质量竞争策略[J]
.管理学报,2010,7(8):1152-1158.
被引量:10
6
李永林.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薪酬结合分析[J]
.中国电子商务,2014(8):281-282.
被引量:2
7
厉嫩竹.
无产阶级的平等就是要消灭阶级——学习《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笔记[J]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75,20(6):53-56.
8
吴俊忠.
人的现代化与高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8(1):97-103.
被引量:1
9
杜闻贞,张二震.
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问题[J]
.人口学刊,1984,6(3):18-24.
10
苏兵.
睿智的权力试探术[J]
.现代交际,2001(7):10-11.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