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不作为研究
摘要
犯罪不作为研究理论因对法律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历来倍受关注。本文从其概 念、作为义务和分类三方面对其略作研究。
参考文献5
-
1李学同.论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J].法学评论,1991,9(4):57-59. 被引量:61
-
2(日)木村龟二.不作为犯中的作为义务[J].牧野教授祝贺论集,1998,.
-
3[14]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M],180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170-173.
-
4[2]林山田.刑法通论[M].台北:三民书局,1984.176.
-
5陈忠槐.论我国刑法中的不作为犯罪[J].西北政法学院学位论文,1983,.
共引文献61
-
1屈耀伦.论不作为犯中的先行行为[J].西部法学评论,2001(3):26-29.
-
2郭威,蔡雪嵩.论不作为犯罪中先行行为的范围[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6):51-54. 被引量:1
-
3杨燮蛟.刑法与道德的视界交融之考察——论设立见死不救罪的紧迫性与可行性[J].消费导刊,2010(6):112-113. 被引量:1
-
4杨书文.略论新《刑法》中的持有型犯罪[J].研究生法学,1997,0(3):40-43. 被引量:4
-
5余成刚.关于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的几个问题[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77-81.
-
6张晶,赵静.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5):95-100. 被引量:4
-
7向德超,杨家信.原因自由行为与醉酒人的刑事责任[J].邢台学院学报,2004,19(3):34-37. 被引量:3
-
8蒋晗华.浅析犯罪行为可否成为先行行为[J].当代法学,2002,16(2):79-81. 被引量:6
-
9李晓龙.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等价性[J].法律科学,2002,20(2):43-53. 被引量:28
-
10江宜怀.危害公共安全罪若干问题研究(一)[J].铁道部郑州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1(1):10-14. 被引量:1
-
1陈宇.对《刑法修正案(八)》关于未成年人犯罪修改部分的理解[J].犯罪研究,2011(5):9-11. 被引量:3
-
2张蓉.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完善我国累犯制度[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20(5):72-74. 被引量:3
-
3欧锦雄.不作为犯罪的行为性[J].法学研究,2003,25(3):93-106. 被引量:7
-
4陈兴良.犯罪不作为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5):47-55. 被引量:36
-
5苏雯雯.论司法机关怠于履行职责的国家赔偿责任[J].青年与社会,2014,0(7):89-90.
-
6赵志刚.犯罪不作为的行为性浅析[J].知识经济,2011(1):51-51.
-
7李伟.原因自由的不作为[J].中国外资,2012(16):220-220.
-
8杨小君.怠于履行职责的国家赔偿责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1):40-44. 被引量:8
-
9吴律克.论不纯正不作为犯[J].魅力中国,2010,0(1X):52-54. 被引量:1
-
10袁雪.不纯正不作为犯故意认识要素探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4):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