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临床应用抗凝药时常伍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感染.抗菌药物对肝药酶的诱导或抑制作用、对凝血因子的干扰作用可引起抗凝作用加强或拮抗.双香豆素类和茚二酮类.主要应用的以双香豆素类的华法令为主.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通常对口服抗凝血剂的影响较小,部分药物可能使凝血酶原的活性改变、干扰或抑制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而抗凝加强或下降;红霉素与华法令或与醋硝香豆素合用可抑制细胞色素P450,而干扰后者代谢降解,使抗凝作用加强;氟喹诺酮类均不能同程度的抑制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而干扰口服抗凝剂代谢,增强抗凝作用.氨基糖苷类当维生素K摄入不足缺乏时,与口服抗凝血剂合用会引起抗凝作用加强;磺胺类可能大量减少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而导致抗凝作用加强;氯霉素抑制抗凝剂代谢酶且能阻断凝血酶原生成引起出血延长和加强;利福平与抗凝剂合用,可使抗凝血作用明显降低;甲硝唑可使消旋华法令体内蓄积而抗凝作用加强;抗真菌药可干扰华法令代谢而使抗凝作用减弱或加强.抗菌药物与口服抗凝血药联合应用时发生不良的相互作用可产生严重后果.故掌握其相互作用机理与规律,对临床调整剂量,避免发生相互不良反应,至为重要.
出处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1年第2期19-21,5,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Application and Monit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