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滨海旅游与海洋经济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9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stal Tourism and Marine Economy and Its Perspectiv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出处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1年第1期63-65,共3页
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参考文献1
-
1[2]郭晋杰,Analysis on Ahanjiang International Tourism Resources,Master project Uiversity of Angers,France.Octuber,1999
同被引文献57
-
1方幼君,程玉申,周敏.基于模糊聚类的区域旅游资源条件评价——以杭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6):1034-1036. 被引量:13
-
2李平.试论青岛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开发[J].海岸工程,2002,21(1):68-74. 被引量:20
-
3郭晋杰.徐闻珊瑚礁资源的保护、恢复和开发[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1,18(3):65-67. 被引量:5
-
4肖宁宁.湖南省旅游资源评价[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S2):68-71. 被引量:3
-
5陈健昌,保继刚.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研究,1988,7(3):44-51. 被引量:256
-
6李志强.广东省海滨旅游现状与发展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21(4):61-64. 被引量:7
-
7肖胜和,周宣森,李健.温州市旅游资源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6):458-460. 被引量:11
-
8郑慧芬,郭生地.永春牛姆林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其规划[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6):467-468. 被引量:3
-
9张平增,李重芬.整合资源构建精品 拓展粤东滨海旅游业[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22(1):79-82. 被引量:6
-
10窦文章,杨开忠,杨新军.区域旅游竞争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0,15(3):22-27. 被引量:123
引证文献9
-
1曲进,曹卫.广东省滨海体育休闲发展现状调研与对策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4):11-13. 被引量:24
-
2李志强.广东省海滨旅游现状与发展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21(4):61-64. 被引量:7
-
3郭晋杰.立体海洋旅游发展管理与环境协调的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3):138-142. 被引量:3
-
4吴小伟.基于AHP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以连云港海州湾度假区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5):36-41. 被引量:10
-
5郭晋杰.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4):71-76. 被引量:2
-
6赵文静,周厚诚.广东省海岛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28(1):83-86. 被引量:2
-
7王圣,孙吉亭.山东海岛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28(1):91-95. 被引量:6
-
8吴小伟,陈彦,仲崇庆.基于AHP法滨海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以连云港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6):53-60. 被引量:7
-
9陈烈,丁焕峰,孙海燕.茂名市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6):835-839.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87
-
1张海清,赵丹.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大连市海洋旅游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1):113-116. 被引量:4
-
2赵新勇,陈洪,张顾楠.基于AHP法在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农家乐发展策略的SWOT分析——以太白县鹦鸽镇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1):344-348.
-
3王海燕,曹卫,曲进,施俊华.滨海体育休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析[J].运动,2012(15):97-98. 被引量:2
-
4陈烈,王华,丁焕峰,王山河.海滨沙滩旅游地兴衰探源及其重构研究——以茂名水东湾旅游度假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5):696-699. 被引量:9
-
5彭超,文艳.海岛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05,23(2):25-26. 被引量:10
-
6林东年.茂名市滨海地区旅游资源分类及综合评价[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5(2):11-15. 被引量:6
-
7梁明珠,陈小洁.主题旅游城镇竞争力提升策略探析[J].商业时代,2006(1):79-81. 被引量:19
-
8石强,郝美田.深圳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热带地理,2006,26(1):61-65. 被引量:6
-
9张小华.厦门海滨旅游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1):32-34. 被引量:4
-
10郭晋杰.立体海洋旅游发展管理与环境协调的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3):138-142. 被引量:3
-
1陈君.我国滨海旅游资源及其功能分区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0,17(3):41-47. 被引量:14
-
2周琦,陈建华,张命桥,张太富.冷泉碳酸盐岩研究进展及成矿意义[J].贵州科学,2007,25(B05):103-110. 被引量:13
-
3黄炜.如何认识宇宙[J].科学之友,2000(8):15-17.
-
4魏道培.如何认识海啸与海底地震[J].新安全,2005(2):66-68.
-
5迈克尔·莫耶(Michael,Moyer),Steed(译),虞骏(校).全球变暖减慢风速?[J].环球科学,2009(11):14-15.
-
6赵子平.浅析如何认识影响洪水预报质量中的误差[J].吉林水利,2004(5):3-4.
-
7张晓东,蒋海昆,李正媛,卢显,安艳茹.汶川地震对地震预报工作的一些启示[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1,3(4):309-320. 被引量:5
-
8廖志成.再造一个海上广西——对广西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J].南方国土资源,2003(12):28-30. 被引量:1
-
9王芳.北部湾海洋资源环境条件评述及开发战略构想[J].资源与产业,2000,6(1):37-41. 被引量:4
-
10李强.如何认识气候变化的实质[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4):224-22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