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治未病考释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随着疾病谱系的日益复杂、庞大和对疾病中晚期治疗花费大、疗效差认识的加深,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已经引起人们更大的重视与关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以辨证论治为手段,对疾病尤其是慢性、功能性与虚损性疾病的前期、早期的诊断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贯穿其中的治病求本、因人制宜的思想及调、补治法的精妙运用,使中医学辨证论治更适用于疾病前期、早期的诊断与治疗.辨证论治的应用使"治未病"思想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为我们对疾病的前期、早期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 焦爽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2年第9期51-52,共2页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6

  • 1罗超应.试论耗散结构与中医阴阳平衡[J].陕西中医,1994,15(6):262-264. 被引量:6
  • 2钱学森.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J].自然杂志,1981,(1).
  • 3裴廷辅 吴绪平.阴阳、调衡、针刺补泻与环核苷酸[J].中国针灸,1985,5(2):32-32.
  • 4EngeIG.L.TheNeedforaNewMedicalModel,Science,1977,196(8):129-l35.
  • 5罗超应 罗磐征.临床误诊与现代医学疾病模式关系之探讨[J].医学与哲学,1998,:83-85.
  • 6陈润生.生命与热力学[J].自然杂志,1979,2(11):683-685.

共引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