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育种材料大小斑病的鉴定分级标准和主要方法
被引量:
9
Study on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and Main Methods Identifying Big and Small Curvularia Leaf Spot in Maize Breeding Material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玉米大小斑病是我国夏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一般流行年份可减产15%~30%,严重时减产50%,甚至更多。因此,选育抗大小斑病的优良玉米自交系,配制出抗病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对于保证玉米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
孙海潮
卢道文
万金红
机构地区
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
河南省安阳市农业局
出处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40-141,共2页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大小斑病
鉴定分级标准
鉴定方法
分类号
S435.1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99
1
张磊,耿立格,王丽娜,张动敏.
不同玉米自交系萌芽期的抗旱性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4):77-81.
被引量:22
2
张述尧,杨志刚,张立新,董发生,李学金,柴绍荣,阎自强.
滇西南玉米灰斑病的初步研究[J]
.云南农业科技,2010(4):48-52.
被引量:5
3
高卫东,戴法超.
玉米大斑病研究的新进展[J]
.植物病理学报,1993,23(3):193-195.
被引量:51
4
丁群星,谢友菊,戴景瑞,米景九,李太元,田颖川,乔利亚,莽克强,刘宝兰,王音,冯平章.
用子房注射法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玉米的研究[J]
.中国科学(B辑),1993,23(7):707-713.
被引量:112
5
孙世贤,顾慰连,戴俊英.
密度对玉米倒伏及其产量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9,20(4):413-416.
被引量:110
6
李桂英,李景富,李永镐,郭庆勋,王富.
东北三省番茄叶霉病生理小种分化的初步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25(2):122-125.
被引量:16
7
王洪英,魏联善.
玉米大斑病流行因素与防治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1994,22(5):37-38.
被引量:3
8
王黎明,阴秀卿.
热带高梁外源DNA导入寒带高梁引起变异的研究[J]
.生物技术,1994,4(6):37-39.
被引量:4
9
王桂清,陈捷.
玉米灰斑病菌致病过程的寄主反应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5,20(3):94-99.
被引量:11
10
梁克恭,武小菲.
玉米锈病的初步研究[J]
.植物保护,1995,21(3):18-19.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9
1
杨静美,钱应俊,席亚东,李森,蒋锋.
两种植物源杀菌剂对玉米和荔枝主要病害防效的研究[J]
.青海农技推广,2021(2):30-35.
2
沈学善,李金才,屈会娟,吴进东,孙建强,单芳胜.
淮北地区不同夏玉米品种的产量性状和适应性分析[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23(4):12-15.
被引量:2
3
吴丽丽.
黑龙江省常用玉米自交系对大斑病抗性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5):35-36.
被引量:3
4
刘昭军,邸宏,李铁,成瑜,赵曦,刘丽艳,王永斌,赵远玲,王广金,王振华.
葡萄糖氧化酶基因转化玉米及其后代的抗病性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8):1-6.
被引量:2
5
李常秀,闫超.
玉米叶片病斑数据库分析与建立[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25(2):67-69.
被引量:2
6
胡正川,段进章,张朝富,苏浩文,杨丽萍.
玉米杂交种对玉米灰斑病抗性的初步研究[J]
.云南农业科技,2013(1):17-19.
7
张燕,曾珠,吴鹏丽,张鹏安,卿茂文,陈波.
玉米自交系对大斑病和普通锈病的抗病性分析[J]
.玉米科学,2013,21(6):135-139.
被引量:7
8
朱景福,闫超.
基于C#的玉米叶片病斑图像数据库系统设计[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2):298-301.
被引量:2
9
何青蓝.
浅谈我国玉米大斑病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17(8):21-2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简纯平,李开绵,欧文军.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J]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5):956-961.
被引量:14
2
王学征,商丽敏,刘宏宇,纪雪岩,高鹏,李文滨.
双价抗真菌基因对甜瓜的遗传转化[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44(10):61-66.
被引量:2
3
李岩,侯文平,董本春,李晓光,郑永照.
美国普通玉米自交系大斑病鉴定[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2):106-107.
被引量:1
4
杨耿斌.
我国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动态与抗玉米大斑病材料筛选[J]
.农业科技通讯,2014(6):35-37.
被引量:5
5
高俊梅,黄忠文.
基于云模型的图像分割[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5,27(1):88-91.
被引量:1
6
常玮,王娟,陈吉宝,王小立,黄志刚.
玉米几种病害抗病性与单株粒重灰色关联度分析[J]
.作物杂志,2015(5):41-45.
被引量:7
7
朱焕,马文静,盛永生,台莲梅.
多尺度各向异性小波收缩图像分割算法在玉米病斑特征提取时的应用[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6,28(2):136-140.
被引量:5
8
刘燕,陈斌,周群喜,林红梅,黄慧明,王宏琴.
东台市夏玉米新品种适应性种植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7(6):58-59.
被引量:1
9
刘如海,饶红杉,李萍.
临沧市常用玉米自交系大斑病的抗性评价[J]
.云南农业科技,2017(3):43-44.
10
何青蓝.
浅谈我国玉米大斑病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17(8):21-22.
1
王芬棠.
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其主要方法[J]
.现代农业,1994(5):20-22.
2
赵海兰.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5):42-42.
3
李薇.
害虫防治研究进展[J]
.菏泽师专学报,2001,23(2):53-55.
被引量:2
4
晓光.
怎样控制玉米大小斑病[J]
.农民致富之友,1999(7):13-13.
被引量:2
5
吴丽侠.
玉米大小斑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142-142.
被引量:3
6
贾秋霞.
玉米大小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141-141.
被引量:2
7
和学会.
防治玉米大小斑病技术措施探讨[J]
.农民致富之友,2015(2):60-60.
被引量:1
8
尤月芹.
咋治玉米大小斑病[J]
.河北农业,2003(5):15-15.
9
周海燕.
如何防治玉米病虫害[J]
.农民致富之友,2013(1):52-52.
10
朱海鹏.
夏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7X):25-25.
被引量:1
玉米科学
2005年 第z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