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一代移民作家的母国书写——奈保尔印度三部曲之解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印度三部曲是印裔英国作家V.S.奈保尔三次回到印度的体验记录,是作为一名移民作家对母国的真实书写。本文通过解读印度三部曲,诠释移民作家对母国的微妙情感和寻根之旅对移民作家族群身份和文化身份归属的重要性。
作者
李宗
机构地区
江西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
2008年第12期26-,共1页
AFTER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关键词
V.S.
奈保尔
印度三部曲
民族情结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梅晓云.
无根人的悲歌——从《黑暗之地》读解V.S奈保尔[J]
.外国文学评论,2002(1):72-78.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克利福德·格尔茨 纳日碧力戈译.《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973..
2
布鲁斯·罗宾斯.《全球化中的知识左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3
V. S. Naipual, An Area of Darkness, First published by Andre Deutseh, 1964; Published in Penguin Books, 1968.
4
《在边缘写作》[J].深圳大学学报,2000,(6).
5
Bruce King, V. S. Naipaul,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3, p. 2, p. 68.
6
V. S. Naipaul, An Area of Darkness, Penguin Books,1968
7
《效颦人》(The Mimic Men,1967).
8
《丑角》.
9
Viney Kirpal, The Third World Novel of Expatriation, New Delhi: Sterling Publishers Private Ltd., 1989.
共引文献
13
1
王辽南.
移民文学的文化多重性和世界主义倾向——解析奈保尔及其作品的精神实质[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5):30-34.
被引量:2
2
乔丽媛.
从“印度三部曲”看奈保尔的民族情结[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5):35-38.
被引量:4
3
欧阳灿灿.
“漂流的洋水仙”——从《大河湾》看奈保尔的文化认同[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11):113-117.
4
郭晓静.
后殖民主义话语下的吉卜林研究[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2):38-39.
被引量:1
5
邓丽君.
奈保尔:母国之外的精神家园——后殖民语境下的流散知识分子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4):47-49.
被引量:3
6
杨晓敏.
一个“局外人”的后殖民写作[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10):134-135.
7
郭晓静.
吉卜林的多视角阐释[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6):21-22.
被引量:8
8
王旭峰.
论V.S.奈保尔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接受特征[J]
.中国比较文学,2012(4):54-62.
被引量:2
9
韦文华.
浅析奈保尔印度游记中的民族根本意识[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3,28(1):42-45.
10
李丽丽.
从矛盾到融合:试评“两面人”吉卜林[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3(6):94-95.
1
董岳州.
在压抑中失落的卑微欲望——毕司沃斯先生的心理探幽[J]
.沧桑,2009(6):237-238.
被引量:1
2
祝平.
边缘审视——奈保尔创作述评[J]
.当代外国文学,2003,24(2):109-117.
被引量:8
3
语心.
在文化差异中相生相长[J]
.母婴世界,2011(6):106-107.
4
冯卫东.
一语天然万古新——对当前中小学主题班会课的批判与思考[J]
.班主任之友(中学版)(上半月),2011(2):7-16.
5
姚新文,阚智勇.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98-102.
6
李雯.
台湾举办青少年“情绪商数”(EQ)成长营[J]
.世界教育信息,1997,10(2):35-35.
7
筑好“教育梦”,动力“中国梦”[J]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2013(6):4-4.
8
马荣.
中国传统武术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探索[J]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3):173-174.
被引量:7
9
韩艳,黄健人.
奈保尔《河湾》中的殖民模仿[J]
.文教资料,2006(20):89-90.
被引量:1
10
德国文化传统与教学论[J]
.宣武教育,2008(9):46-46.
中国校外教育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