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6
-
1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2.
-
2教育大辞典编撰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12.
-
3孟万金,官群.幸福教育实用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
4田晓琳.聋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105-106. 被引量:1
-
5王明相,周春升.要重视培养学生生疑质疑善疑的能力[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1996(11):19-20. 被引量:1
-
6廖德才,张品红.创新学习与质疑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7(10):6-6. 被引量:6
-
1课堂为何吸引不了孩子们[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4(1):8-10.
-
2裴秀芳.提高学习能力的奥秘[J].家庭教育导读,2010(6):31-33.
-
3管宏斌,秦志强.“矫枉”岂能“过正”[J].中小学管理,2004(10):29-31. 被引量:2
-
4王永强.矫枉无需过正——课改中高中地理教学容易出现的误区[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84-84.
-
5赵军国.矫枉须防过正——谈正确把握“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6(10):31-32.
-
6吕林海,王爱芬.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的思想源起与内涵论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3):53-57. 被引量:20
-
7徐文彬.刍议中学体育教学高效的策略[J].学周刊(下旬),2014(5):62-62. 被引量:2
-
8杜宏斌.矫枉何必过正?[J].中国音乐教育,2007(7):32-33.
-
9宋立华.追寻公开课中失落的道德[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1,31(6):43-44. 被引量:4
-
10周黎丽.矫枉需防过正,有赏识也要有批评[J].考试周刊,2015,0(30):189-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