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反哺与代际传承模式的更新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传统的由父及子、父为子纲式代际传承模式受到了挑战,亲代开始失去天赋教化者的地位,扮演起被子代教化的角色,子代施教于亲代、影响亲代的“文化反哺”现象正成为亲子关系的新模式。本文拟从内容、影响因素及态度三方面对“文化反哺”现象进行归纳、研究,探索文化反哺之于代际传承模式更新的意义,揭示社会变迁对代际传承模式的影响。
作者
吴丹
蔡磊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05年第28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文化反哺
后喻文化
代际传承
分类号
C913.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09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12
参考文献
1
1
周怡.
代沟理论:跨越代际对立的尝试[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5,32(2):47-52.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21
1
董素静,张钟宪,黄燕宁,刘凤,曲爱艳,刘超.
代沟现象及其对策探讨[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S1):15-18.
被引量:2
2
黄燕宁,张钟宪,董素静,刘凤.
代沟现象对高校课堂教学影响的访谈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S1):28-31.
被引量:1
3
姚月红,马建青.
从多维视角透视“代沟”的影响[J]
.当代青年研究,2004(5):38-44.
被引量:9
4
康岚.
论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研究的代差视角[J]
.中国青年研究,2009(3):68-71.
被引量:11
5
郑世艳.
农村亲子关系的问题及其调适——以代沟理论为视角[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2(2):15-18.
被引量:3
6
张静敏.
论家庭中的代际冲突与沟通[J]
.考试周刊,2008,0(16):239-240.
被引量:2
7
吴小云,杨国庆.
代际冲突视野下90后员工管理初探[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29(12):28-32.
被引量:19
8
洪治纲.
再论新时期作家的代际差别及划分依据[J]
.当代文坛,2013(1):10-15.
被引量:9
9
贾月.
后喻文化背景下我国代沟现象微探[J]
.当代青年研究,2013(3):13-18.
被引量:4
10
杨德锋,马颖杰,马宝龙.
社会互动、代际文化价值观传递与品牌体验的形成——基于“美国女孩”的案例研究[J]
.管理评论,2014,26(3):70-80.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09
1
杨曜宇.
老年人网络信息交流中的获益阻力研究——基于数字鸿沟视角[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22):104-106.
被引量:5
2
周明宝.
对社会转型期代沟的分析[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62-64.
被引量:3
3
段利强,李中昌.
代际和谐与当代孝文化重构[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11-14.
被引量:6
4
史秉强.
代际之间“责任伦理”的重建——解决目前中国家庭养老问题的切入点[J]
.河北学刊,2007,27(4):64-67.
被引量:17
5
严志兰.
论转型期青年社会化中的主体性[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8(3):6-8.
被引量:2
6
祝真旭,王民.
非正规环境教育之基本内容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1):482-485.
被引量:11
7
周晓虹.
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
.青年研究,1988(11):22-26.
被引量:237
8
包亚明.
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初探[J]
.社会科学,1997(4):70-73.
被引量:20
9
周怡.
代沟现象的社会学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4(4):67-79.
被引量:87
10
风笑天.
独生子女家庭:一种新的生活方式[J]
.社会科学辑刊,1994(5):28-32.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5
1
翟爱萍.
“向孩子学习”之管见[J]
.上海教育科研,2007(3):23-24.
被引量:1
2
梅志罡.
简论后喻文化时代的青年社会化[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2):1-3.
被引量:5
3
王培刚,张登国.
当前农村家庭中的文化反哺:基本内容与趋势导向[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3):59-62.
4
刘娟.
代际道德冲突的原因解析[J]
.考试周刊,2009(7):239-240.
5
张登国.
农村青年家庭中文化反哺的内容、效果及其趋势[J]
.重庆社会科学,2009(5):62-65.
6
张登国.
当前农村青年家庭中文化反哺的内容与趋势[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4):20-23.
7
周明宝.
社会管理视野下代际关系的嬗变及其和谐发展[J]
.发展研究,2012,29(3):91-96.
被引量:2
8
周明宝.
社会管理视野下代际关系嬗变及其和谐发展[J]
.新疆社科论坛,2012(2):51-56.
被引量:2
9
路双嘉,鲍林林,林培英.
初探“文化反哺”现象在家庭环境教育领域的体现[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4):72-76.
被引量:4
10
王贝蓓.
试述后喻文化背景下亲子关系的新模式[J]
.青年与社会(下),2013(7):212-213.
二级引证文献
212
1
张杰,赵雨非.
短视频中的知识生产沟研究——以抖音为中心[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2(2):141-160.
2
乔同舟,李春柳.
何以为用:智能手机使用与乡村老年女性数字贫困研究[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2(1):62-81.
3
黄钿,杨莉明.
短视频使用中的数字代沟成因与弥合路径[J]
.新闻知识,2023(11):41-51.
4
张媛,邓代玲.
微观、交叉与多元化:老年群体媒介使用研究——基于CNKI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2000—2021)[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2):65-82.
5
姚劲松,刘小琦.
融入与帮扶:我国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媒体呈现——基于24家报纸10年(2012—2021)报道的考察[J]
.新媒体研究,2023,9(18):9-12.
6
芦猛.
新媒体对乡村差序格局传播结构的重塑及数字反哺[J]
.新媒体研究,2021,7(11):81-83.
被引量:2
7
涂凌波,王子薇.
数字区隔与交往鸿沟:数字交往视野中的数字鸿沟现象[J]
.青年记者,2022(22):12-16.
被引量:5
8
江宇,陈君瑶.
老年人数字阅读特征和数字出版策略[J]
.传媒论坛,2022,5(7):82-85.
被引量:3
9
汪璐蒙,李红艳.
“代际团结”:孝文化促进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的机理分析——基于河南省S市Y村“以孝治家”项目的调查[J]
.中国农村研究,2021(2):197-211.
10
孙琼,王中胜,王魁,孙玉,孙桂生.
旅游信息赋权对老年人旅游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23(S01):341-354.
1
齐亚强,牛建林.
教育的再生产:代际传承与变迁[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2(1):37-56.
被引量:17
2
强秦,刘玉凤,曹卫贤,张建昌.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实现教学模式更新[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74-77.
被引量:2
3
祁顺成,胡树荣.
让教学的天空更辽阔[J]
.湖北教育,2011(10):7-8.
4
刘珍.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推进教育模式更新[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7):153-154.
5
陈礼林.
从德育队伍的代际传承看未来德育的有效策略[J]
.江苏教育研究,2009(9):50-52.
6
李伟平.
行进在“生命关怀”的教育之路上[J]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2(7):69-73.
7
余秀兰.
教育还能促进底层的升迁性社会流动吗[J]
.高等教育研究,2014,35(7):9-15.
被引量:66
8
杨祖香.
青少年家庭文化反哺现状及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3):245-247.
被引量:2
9
重塑家风为中华传统美德翻开新一页[J]
.重庆社会科学,2017(2):1-1.
10
杨美娟.
文化反哺现象与教师权威[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5):84-85.
被引量:5
文教资料
2005年 第2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