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8-10,共3页
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同被引文献17
-
1王刚.近代知识转型背景下的胡先骕及学衡派的文化保守主义[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4):3-5. 被引量:3
-
2段怀清.文化精英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抑或文化保守主义?——试论《学衡》前后胡先骕的思想文化主张[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4):5-8. 被引量:6
-
3许怀林.胡先骕的文学改良观与实践[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4):13-15. 被引量:2
-
4胡晓明.陈寅恪与钱钟书:一个隐含的诗学范式之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1):67-73. 被引量:32
-
5郑师渠.新人文主义与胡先骕的教育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1996,16(1):33-39. 被引量:4
-
6沈卫威.作为文化保守主义批评家的胡先骕[J].江西社会科学,2005,25(3):237-248. 被引量:10
-
7钟军红.“学衡派”与新文学者诗学理念异同论——以胡先骕与胡适为代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6-51. 被引量:1
-
8李德成,方卉.守望传统 回归人文——胡先骕人文主义思想刍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3):92-97. 被引量:3
-
9张剑.西方文论关键词 他者[J].外国文学,2011(1):118-127. 被引量:318
-
10柴文华,杨辉.论“学衡派”的理论倾向[J].哲学研究,2011(8):57-63. 被引量:2
-
1张宪文.论学衡派(摘要)[J].江苏社会科学,1981(7):31-35.
-
2张思文,刘仁坤.关于MOOCs的争论焦点及评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6):3-9. 被引量:6
-
3董淳燕,余海翔.高考制度的争议与改革[J].知识经济,2013(9):60-61. 被引量:1
-
4钱芸.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0(24):26-26.
-
5李涛,程黎.基于SWOT分析的文理分科问题[J].知识经济,2009(9):122-122.
-
6余塔山.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J].文史杂志,2012(1):53-53. 被引量:1
-
7邵传再.关于二胎政策及其影响的浅析[J].人间,2015,0(21):109-109.
-
8同文.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历史[J].学术月刊,1981,13(2):69-81.
-
9胡健.评说街头“标语”与“告示”[J].法制与社会,2009(24):17-17.
-
10汤园林.求职啤酒[J].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5,0(2):6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