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哲学信仰本体论基础的历史探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力图以哲学信仰的发生、发展为主线说明西方哲学从古至今都是以本体论的发展为灵魂,以不断追求人类的自我超越和终极关怀为内在目标,即在理性的基础上寻找立命之本的哲学信仰内核。但是这一过程却复杂地呈现肯定—否定—肯定的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作者
薛嘉政
机构地区
新疆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出处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5期1-5,共5页
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
关键词
哲学信仰
本体论
终极关怀
分类号
B016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孙正聿.
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J]
.学术月刊,2002,34(9):96-104.
被引量:45
2
贺来.“本体论”究竟是什么——评《本体论研究》[J]长白学刊,2001(05).
3
王峰明.“本体论”释义:人的生存根据问题[J]教学与研究,2001(03).
4
[英]休谟 著,关文运.人类理解研究[M]商务印书馆,197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8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61-16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7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5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9页.
7
黑格尔.《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0.第131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04页.
共引文献
44
1
宋伟.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品格、范式革命与现代意蕴[J]
.美学与艺术评论,2023(1):193-205.
被引量:1
2
姜子豪,刘潞.
儒家“群己”观在当代德育中的变迁——以德育教材为中心的考察[J]
.教育伦理研究,2024(1):328-338.
3
白刚,付秀荣.
本体的奥秘在于人——高清海的本体观[J]
.长白学刊,2007(3):4-8.
4
卞绍斌,张宏.
马克思的哲学观变革及其当代启示[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4):93-98.
5
白刚.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五大热点[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18(2):32-35.
6
李兵.
马克思哲学:人类解放的逻辑[J]
.云南社会科学,2005(4):24-29.
被引量:1
7
张荣艳,白刚.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五大热点[J]
.甘肃理论学刊,2005(4):46-49.
8
程彪.
超越实证与思辨——马克思哲学的历史思维方式[J]
.文史哲,2006(5):136-142.
被引量:1
9
白刚,张荣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多维透视[J]
.高校社科动态,2006(6):18-23.
10
孙正聿.
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J]
.哲学研究,2007(9):3-7.
被引量:53
1
冯建辉.
严复社会历史观新论[J]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4):49-51.
2
李琨.
如何辩证地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10):19-21.
被引量:2
3
王刚,陶秀英.
时代呼唤哲学[J]
.走向世界,1994(4):59-59.
4
何国文.
试论“曲折”[J]
.现代哲学,1991(4):23-25.
5
田海林.
中西天人合一思想共同点的历史探寻——写在“天人长安”之际[J]
.西安社会科学,2011,29(5):6-7.
6
丛晓波,张向葵.
找回心理学失去的自我——心理学研究主题的历史探寻与当代启示[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85-89.
被引量:8
7
姜言秀.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1):85-87.
被引量:1
8
党新益,姚远.
辩证否定与发展[J]
.科技.人才.市场,1996(B05):102-103.
9
贾少文.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
.中国科技财富,2008(9):159-159.
10
余祖伟,邓宝平,宫振宇.
电大学生目标内容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研究,2015,8(3):91-96.
被引量:5
新疆社会科学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