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梦境生成机制初探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4-16,51,共4页
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
1冯国栋.古典诗歌结尾美感的心理机制初探[J].社科纵横,1999,14(4):58-61.
-
2唐拥军.通感及其心理机制初探[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20(2):41-42. 被引量:2
-
3魏超.南朝诗歌的“技艺化”及其文化生成机制初探[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1):61-65.
-
4李和锋.归依童年——《朝花夕拾》创作心理机制初探[J].文学与艺术,2010(2):63-64.
-
5李艺.《临江仙》词调中“蓄势”机制初探[J].写作,2002(8):13-14.
-
6文革红.才子佳人小说视觉审美深层心理机制初探[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17(4):44-45.
-
7张足先.情的烈焰,灵的高致——鲁迅小说情感美艺术机制初探[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0(2):4-7.
-
8董希文.文学批评主体心理机制初探[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4):44-48.
-
9张良丛,杨全强.集体经验的文学表征——玄幻小说阅读心理机制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6(3):72-75.
-
10吴锋,黄家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初探[J].柳州师专学报,2013,28(4):122-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