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对心力衰竭(心衰)的认识主要建立在血流动力学模式上。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看,心衰的关键问题是心肌收缩力下降和心排血量的下降,这为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当时,洋地黄类制剂已在临床使用几百年,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刚开始用于临床。然而,随后的临床应用中发现慢性心衰患者口服正性肌力药物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并可能增加病死率。
出处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6期489-491,共3页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