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经济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
7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ic Societ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高度发展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经济发展是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是统筹协调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落实到经济发展上,通过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度。
作者
白津夫
机构地区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
出处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5-11,共7页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和谐社会
构建
分类号
F120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2
1
贾书海.
谈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16-17.
被引量:5
2
朱庆芳.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现代化的思想基础[J]
.理论与现代化,2004(5):20-24.
被引量:2
3
赵春福.
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妥善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J]
.理论前沿,2004(20):12-13.
被引量:12
4
彭穗宁.
努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15(5):11-13.
被引量:10
5
顾光青.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J]
.上海经济研究,2004,16(11):33-35.
被引量:12
6
李子彪.
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广东社会科学,2004(6):16-17.
被引量:8
7
梁丽萍.
走向现代的和谐社会——访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11):4-8.
被引量:59
8
青连斌.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抓住几个着力点[J]
.科学社会主义,2004(5):8-9.
被引量:45
9
许耀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J]
.科学社会主义,2004(5):9-10.
被引量:21
10
余源培.
论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0):11-16.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7
1
马静.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构建和谐社会[J]
.理论学刊,2006(5):40-41.
被引量:1
2
陈瑶瑶,李明元.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2):48-53.
被引量:2
3
陈瑶瑶,李明元.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J]
.实事求是,2006(3):76-80.
被引量:3
4
熊自权,殷旅江.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4-8.
5
陈欣.
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研究综述[J]
.阴山学刊,2006,19(5):112-116.
6
刘向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问题分析[J]
.中国科技财富,2010(8):286-286.
7
张耀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36):24-2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曲凯音,禹江宁.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和谐[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8(2):89-91.
被引量:1
2
张耀灿,蒋舟,张冬利.
和谐社会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J]
.理论探索,2007(5):37-40.
被引量:1
3
王汉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主要研究观点综述[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2):5-11.
被引量:2
4
王立.
中外和谐社会发展综述[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8-9.
5
李学良.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6(1):4-5.
6
张冬利,蒋舟.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承与发展[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3):19-22.
被引量:1
1
史向利,云虹太.
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相关问题思考[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20):5-5.
2
白红义.
民间组织助推和谐社会[J]
.小康,2005(11):38-39.
被引量:1
3
徐加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J]
.理论学刊,2007(4):35-37.
被引量:1
4
诸建芳,陈济军.
更高、更快、更长——看好十七大后中国经济前景[J]
.证券导刊,2007,0(39):14-15.
5
蒋欣言,陈政.
经济新常态下湖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绿色科技,2015,17(9):335-337.
6
张莉华.
浅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6(S1):25-27.
7
王明凤.
论和谐社会构建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43-43.
被引量:1
8
周尚万,杨敏.
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J]
.社会主义研究,2006(4):22-24.
被引量:9
9
马元斌.
论生产力低代价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J]
.科学社会主义,2009(4):126-128.
10
程恩富.
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的政治经济学观察[J]
.北京党史,2007(5):39-41.
被引量:7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