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蓝印花布的民间文化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民间手工艺术的一种,它的纹样千姿百态,色彩清新素雅,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本文着重从蓝印花布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其图案等几个方面对蓝印花布的民间文化进行阐释。
作者
王姝画
机构地区
河南科技学院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29-230,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蓝印花布
民间文化
图案
纹样
分类号
K892.23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4
1
温礼,张志春.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37-39.
被引量:6
2
陆岚.
民间蓝印花布的色彩观[J]
.装饰,2005(9):73-73.
被引量:12
3
李永.
探究南通民间蓝印花布[J]
.东南文化,2005(1):56-58.
被引量:14
4
张志贤.
集点成花,意韵无穷——谈蓝印花布的艺术语言[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S2):128-131.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张祥磊,杨翠钰.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思想沉淀[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18-19.
被引量:7
2
彭亚丽.
白色之美[J]
.装饰,2004(6):78-78.
被引量:8
3
[2]班昆.中国传统图案大观(一)[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4
古典文学知识丛书[M].
共引文献
32
1
邱雅丽,汤鹏程,陆雨涵,郝仁杰,葛苏敏,戴盈盈.
南通蓝染的文创衍生品数字化设计[J]
.黑龙江纺织,2020(2):31-36.
被引量:2
2
王妮.
浅析湖北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特征与应用[J]
.服饰导刊,2013,2(3):89-91.
被引量:10
3
苗靖.
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传统服饰文化探讨[J]
.飞天,2012(10):111-112.
4
唐帆,吴卫,胡文娟.
刘大炮和他的蓝印花布[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150-152.
5
何韵潇.
南通蓝印花布工艺的文化特征及“现代”精神研究[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73-76.
被引量:2
6
邵宇.
南通蓝印花布及其吉祥图案和合二仙考[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66-69.
7
吴丽,李鹏.
中国传统服饰特点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运用[J]
.榆林学院学报,2009,19(5):58-60.
被引量:2
8
徐滢.
浅谈蓝印花布表现手法在青花装饰中的运用[J]
.佛山陶瓷,2009,19(12):32-33.
被引量:1
9
崔现海,孙宁宁.
虎纹样在民间服饰中的形式美感[J]
.山东纺织经济,2010,27(1):70-71.
被引量:3
10
孙宁宁,崔现海.
民间服饰中的虎纹饰[J]
.纺织科技进展,2010(4):80-8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
1
成美林,江雨,李政,巩继贤.
内源电子介体自介导靛蓝全细胞生物还原染色[J]
.针织工业,2022(8):31-36.
被引量:2
2
刘宏芹,乔兰.
民间蓝印花布的美学特色[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0(12):67-68.
被引量:3
3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杨璧玲.
植物靛蓝染色传统工艺原理及应用现状[J]
.染整技术,2008,30(3):13-15.
被引量:38
5
梁惠娥,奚燕锋.
南通民间蓝印花布的价值底蕴和设计理念[J]
.纺织学报,2008,29(3):83-86.
被引量:23
6
张焕芳.
家纺设计新理念[J]
.山东纺织经济,2008,25(4):93-94.
被引量:3
7
穆慧玲.
中国民间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开发[J]
.国际纺织导报,2009,37(2):77-79.
被引量:14
8
胡红薇.
蓝印花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
.上海工艺美术,2009(1):110-111.
被引量:1
9
李刚,吕立杰.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学校课程转化:水平划分与教师角色[J]
.基础教育,2017,14(3):50-59.
被引量:4
10
冉傈予,吕阳,朴世元,由胜男,戴春晓,周端迪,李严,马桥,曲媛媛.
贪铜杆菌IDO转化吲哚合成靛蓝的特性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42(10):88-9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李学伟.
齐鲁民间蓝印花布的风格特征与传承发展[J]
.纺织学报,2012,33(3):113-118.
被引量:4
2
王峰,刘和俊.
蓝印花布在家纺设计中的应用[J]
.美与时代(城市),2012(7):109-110.
3
何德波.
以苗族蜡染技艺为情境的有机化学复习项目式教学[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4(14):57-6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贾小军,邓洪涛,刘子豪,叶利华.
基于VGGNet卷积神经网络的蓝印花布纹样分类[J]
.光电子.激光,2019,30(8):867-875.
被引量:13
2
亓延.
齐鲁地域汉族服饰研究及展望[J]
.服饰导刊,2014,3(3):86-92.
被引量:2
3
贾小军,叶利华,邓洪涛,刘子豪,陆锋杰.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蓝印花布纹样基元分类[J]
.纺织学报,2020,41(1):110-117.
被引量:15
4
王丽娜.
中国传统印花布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轻工科技,2017,33(5):93-94.
1
左汉中.
刘大炮和黄永玉——一位民间染匠和著名画家的故事[J]
.美术之友,2004,0(4):16-18.
2
崔晓林.
乌镇印象[J]
.时代潮,2005,0(2):60-61.
3
李永.
探究南通民间蓝印花布[J]
.东南文化,2005(1):56-58.
被引量:14
4
张仃.
阐旧邦而辅新命[J]
.神剑,2008,0(3):101-111.
被引量:1
5
季红霞.
浅析蓝印花布的艺术魅力与发展前景[J]
.吉林教育(教研),2010(2):18-19.
6
无弦.
一片冰心在乌镇[J]
.健康生活(家庭)(下),2007,0(10):44-45.
7
泠风.
数水乡韵味,还看乌镇[J]
.汽车与安全,2004(12):50-55.
8
郭海斌.
江南柳[J]
.海中洲,2002(1):40-40.
9
吴建.
舌尖上的中秋节 之三:飘香的豆酱[J]
.家长,2012(10):48-48.
10
陈泽平.
清新素雅美青花[J]
.中国科技画报,2003(5):52-55.
作家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