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刑法中错误素质的要求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错误是美国刑法理论中的一种抗辩事由。本文对“不知法律不免罪”这一规则进行了辩证分析,具体阐释了事实错误和法律错误阻却刑事责任的条件,指出无论是哪一种错误都必须达到足以否定行为人具有主观犯罪意图的程度,才可作为合法辩护的理由。
作者
伍莺莺
杨明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西部法学评论》
2003年第4期51-52,共2页
Western Law Review
关键词
抗辩事由
法律错误
事实错误
犯罪意图
分类号
D971.2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张明楷.
英美刑法中关于法律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J]
.法学家,1996(3):84-90.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0
1
陈世伟.
三大法系违法性认识比较研究——我国刑法中违法性认识的另一种解读[J]
.河北法学,2006,24(3):105-115.
被引量:23
2
竹怀军,利子平.
“不知法不免责”原则价值的嬗变与选择——违法性错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比较考察及借鉴[J]
.比较法研究,2007,21(5):91-103.
被引量:13
3
胡春妮.
违法性认识与犯罪故意[J]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4):44-45.
4
沈燕,荣学磊.
组织境内居民参与境外期货、外汇交易构成非法经营罪[J]
.人民司法,2011(8):12-16.
被引量:3
5
肖业忠.
数额犯中数额认识错误的评判[J]
.政法论丛,2014(4):137-144.
被引量:6
6
李程林.
论违法性认识在犯罪故意中的地位——以大陆法系理论为研究视角[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4):714-719.
被引量:5
7
谢焱.
社会危害性认识在经济刑法中的适用[J]
.政治与法律,2017(2):56-65.
被引量:2
8
刘孝敏.
刑法学知识的引入与运用——以违法性认识的研究为例[J]
.刑事法评论,2008(2):1-16.
9
熊樟林.
行政处罚上的“法盲”及其规范化[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23(1):123-135.
被引量:11
10
张金钢.
违法性认识错误避免可能性教义学探究[J]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3,33(2):55-62.
同被引文献
7
1
刘明祥.
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错误[J]
.法学评论,1994,12(4):19-23.
被引量:4
2
何秉松,于齐生.
论刑法上的错误[J]
.政法论坛,1994,12(4):8-13.
被引量:1
3
刘明祥.
关于事实错误的学说及其评析[J]
.环球法律评论,1995,17(4):56-64.
被引量:3
4
陈山.
比较视野下的刑法错误理论[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9):116-120.
被引量:2
5
倪培兴.
论事实错误案件的归责原则[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3):9-18.
被引量:5
6
李立丰,杜惠滨.
事实错误中的认识模型[J]
.学术交流,2007(2):61-63.
被引量:2
7
阮齐林.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法学研究,2000,(1).
引证文献
1
1
徐建英,贺冰洁.
浅析刑法中的事实错误[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111-114.
1
王小燕,刘丹.
再论违法性认识在故意中的地位[J]
.世纪桥,2007(1):52-52.
被引量:1
2
杨建勇,郭海容.
美国刑法中的警察圈套合法辩护[J]
.经济与法,1999(6):22-23.
3
金星.
“警察圈套”之合法性分析[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10(5):83-87.
被引量:6
4
李立丰.
简论美国刑法理论中的“南顿”(M’Naghten)规则[J]
.刑法论丛,2007(2):469-492.
5
李富友.
论大陆刑法中的陷害教唆与英美刑法中的警察圈套[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6,23(3):43-44.
被引量:4
6
王焕婷.
以被害人为视角的美国刑法理论[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6(4):64-72.
被引量:2
7
杨建勇,郭海容.
美国刑法中的警察圈套合法辩护[J]
.法学杂志,1999,20(2):47-48.
被引量:3
8
吴春芳.
也论被迫行为在我国刑法上的借鉴意义[J]
.法制与社会,2006(21):44-45.
被引量:1
9
美国刑法(第二版)[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6(1):174-174.
被引量:1
10
胡胜.
浅谈侦查圈套合法辩护制度的建立[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36-39.
被引量:1
西部法学评论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