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自我镜像下的桑提亚哥——析《老人与海》的形象塑造
被引量:
1
An analysis on the Creation of Image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因其坚韧的“硬汉性格”而成为文学殿堂中一个极其突显的艺术形象。桑提亚哥之所以能始终坚守着他的“硬汉性格”,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在想象中达成了对自我完美个性的塑造。文中的小孩、马林鱼、迪马齐奥、狮子,其实都是老人的自我镜像。在想象的作用下,这四者与老人的“硬汉性格”达成了和谐共振,能指与所指实现了和谐与完美的统一。
作者
马小娟
周新兰
机构地区
长沙市商业职业中专
华南师大人文学院
出处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32-35,共4页
Journal of Guangzhou Open University
关键词
硬汉性格
桑提亚哥
自我镜像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周小仪.
拉康的早期思想及其“镜象理论”[J]
.国外文学,1996(3):20-25.
被引量:59
共引文献
58
1
黄川,王岚.
艾丽丝·门罗作品的主体之思——以短篇小说《忘情》为例[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15-120.
被引量:1
2
贾佳.
尼娜的自我追寻[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8):121-122.
3
李俊宇.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紫色》中的身份认同[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86-87.
被引量:5
4
张少文.
黑暗昭昭:“镜像”折射出的光亮与黑暗[J]
.潍坊学院学报,2002,2(3):88-92.
被引量:1
5
张少文.
镜子前的麦蒂——小说《黑暗昭昭》评析[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81-83.
6
周小仪.
社会历史视野中的文学批评——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轨迹[J]
.国外文学,2001(4):3-8.
被引量:8
7
管淑花.
简·爱理想自我的建构和驱动力[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3):62-64.
被引量:2
8
朱荣华.
论《紫色》中的“否定互文性”现象[J]
.外国文学评论,2006(2):55-64.
被引量:8
9
南宫梅芳.
视觉的陷阱——他者的误认[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147-152.
被引量:4
10
衣若芬.
自我的凝视:白居易的写真诗与对镜诗[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6):51-57.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5
1
刘洪.
仿制与创新——评电视连续剧《亮剑》[J]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4(4):29-32.
被引量:1
2
何晓明.
硬汉的归宿——浅析海明威《老人与海》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坚守[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S3):51-55.
被引量:6
3
李小婧.
把“通俗”引入军事文学——论《亮剑》的畅销[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4):31-35.
被引量:3
4
胡涛.
海明威超越死亡的硬汉精神[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0(7):132-133.
被引量:3
5
李军.
美国西部牛仔和牛仔文化[J]
.社会科学论坛,2003(6):45-50.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
1
高嫦.
“硬汉性格”与“亮剑精神”之比较[J]
.魅力中国,2009,0(22):138-139.
1
李晓红.
从“自我镜像”看林白小说女性主义特征[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2):78-79.
被引量:3
2
柯文娟.
《老人与海》中的“硬汉”精神[J]
.考试周刊,2007(36):97-97.
3
杜彬,陈强,范晓琪.
悲剧中的硬汉形象——海明威与《永别了,武器》中人物的性格对照[J]
.作家,2009,0(20):41-42.
4
樊朝辉.
浅谈《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形象塑造[J]
.作家,2009(10):45-46.
被引量:2
5
田鹰.
压力下的优美 瞬息间的永恒——浅谈海明威笔下的麦康伯形象[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5(3):48-50.
6
任振涛.
浅析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性格对欧美文学的影响[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0):83-85.
7
李晓辉.
人类拼搏精神的真实写照──重读海明威《老人与海》[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2(3):13-14.
被引量:7
8
马学珍.
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J]
.山西青年,2016,0(5):116-117.
9
姜智芹.
张炜与海明威之比较[J]
.山东社会科学,2003(3):102-105.
被引量:1
10
刘建华.
纪念海明威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召开[J]
.外国文学评论,1999(3):99-99.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