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转移是柳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The Peasants Transfer is the Key Point of Constrrcting a Completely Well-to-Do Society in Liuzhou City
出处
《广西农学报》
2003年第5期10-14,共5页
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二级参考文献1
-
1金兆怀著.中国粮食生产区农村经济改革深化与发展[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2年5月..
共引文献77
-
1白冰.从人口学的视角看我国的“三农问题”[J].人口与经济,2007(S1):19-21.
-
2于全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国际劳务输出[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137-138. 被引量:7
-
3陈明.浅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四条路径[J].商场现代化,2008(2):377-378. 被引量:9
-
4王锐.发展劳务经济对河南发展的战略意义[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5):34-35. 被引量:1
-
5张增臣,崔学贤.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04,20(26):4-6. 被引量:2
-
6李浩研,李慧敏,崔景华.东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创新分析[J].商业经济,2004(11):47-48.
-
7惠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26(4):62-65. 被引量:1
-
8王方友.安徽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J].市场周刊,2003,16(9):9-10.
-
9葛深渭.梯次移民:农民增收途径的一种设想[J].现代经济探讨,2004(7):52-55. 被引量:1
-
10谢邦华.新时期农民增收之我见——以甘肃为例[J].甘肃农业,2004(6):12-13.
-
1王海霞,戴俊红.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我区现代农业的措施[J].农村科技,2011(5):74-74.
-
2庞法松,汤秋.余杭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现状调[J].浙江现代农业,2008(5):24-26.
-
3王明新.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吉林农业,2012(3):42-42.
-
4彭丽军,宋焕芝,张法亮,于晓南.北京市人定湖公园植物群落结构探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2(S1):110-114. 被引量:5
-
5朱泽.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J].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6,0(5):5-5. 被引量:1
-
6祖丙梅,王秀芳,常东平.发展农机化 构建新农村[J].吉林农业,2009(5):9-9.
-
7余遂盈.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06(6):6-7.
-
8江西省把握机遇全力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2(10):95-95.
-
9卿太明.搞好城市水土保持 增强经营城市后劲[J].四川水利,2005,26(2):17-20.
-
10杨艳红.关于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途径探讨[J].农业考古,2005(5):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