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和终点的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终点思考这个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者
徐震
机构地区
江苏省苏州大学
出处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1期33-34,共2页
Journal of The Nanning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帅国文.
邓小平理论逻辑起点研究评述[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2):121-124.
被引量:5
2
邹林.
邓小平理论的逻辑发展[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1):48-5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韩宝清.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论纲[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5-9.
被引量:1
2
江德兴.
试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结构[J]
.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6-12.
被引量:4
3
宋才发.
对邓小平理论基本内涵及科学体系的探讨[J]
.学习与探索,1999(6):80-85.
被引量:1
4
李鸿烈.
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内在逻辑联系论纲[J]
.哲学动态,1998(12):29-29.
被引量:4
5
李亚宁.
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42-46.
被引量:3
6
余源培.
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探究[J]
.学术月刊,1997,29(11):3-12.
被引量:3
7
包心鉴.
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4(2):1-11.
被引量:3
8
邢贲思.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J]
.求是,1995(18):14-23.
被引量:3
9
张乐岭.
论邓小平理论及其科学体系[J]
.文史哲,1997(6):3-9.
被引量:9
10
谢卫东.
邓小平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逻辑[J]
.社会科学,1997(3):12-1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
1
郭思敏,王颖.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问题研究述评[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4):131-136.
被引量:1
2
黄仁佳.
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辨析[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1):31-34.
被引量:1
3
徐震.
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和终点的思考[J]
.绥化师专学报,2003,23(1):5-6.
4
徐震.
对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和终点的思考[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6):31-32.
被引量:1
5
曾峻.
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论析——公共管理学基本问题研究之一[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5):36-42.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30
1
李贺林.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发展的目标、过程与基本要求[J]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22-25.
被引量:4
2
李冬生.
“三个代表”思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J]
.理论与实践(贵州),2003(3):9-10.
被引量:1
3
季雪萍.
浅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J]
.沧桑,2007(1):53-54.
被引量:1
4
王力军.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3):99-104.
被引量:3
5
李德芳.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点问题新论[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1):142-143.
被引量:4
6
潘永强.
浅谈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6(3):67-70.
被引量:1
7
辛向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6):77-82.
被引量:8
8
陈文通.
科学理解邓小平的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热点问题解读[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5):23-37.
被引量:6
9
王兆铮.
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6(5):4-7.
被引量:1
10
杨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矛盾论[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6):6-1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方松华,陈祥勤.
2003年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述评[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7):30-3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胡鞍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下半场与五个阶段[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5-13.
被引量:15
2
柳经纬.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私法表达[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9(5):1-8.
被引量:2
1
尹凤婷,刘建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J]
.河北学刊,1998,18(5):3-6.
2
盖志军.
论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意义[J]
.青年思想家,2001(4):19-20.
3
潘锋.
坚持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前进——纪念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十周年[J]
.发展,2002(5):4-6.
4
张伟伟.
《法兰西内战》中人民普遍利益思想研究[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3):68-72.
被引量:1
5
杨虎,胡杨,张婧娆.
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社会建设理论意义探析[J]
.文教资料,2017(11):86-87.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