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生的挣扎——《金锁记》浅析
被引量:
2
Struggle of Life--Elementary Analysis of the Novel 《Jin Suo Ji》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这篇作品反映了在新旧时代的更迭中,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发生的巨大变化。主人公曹七巧的一生,体现了在特有的时代背景下意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种冲突中人性被扭曲,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给人巨大的震撼,让我们从中品味到哲学内涵,带给我们更多人性的深层思考。
作者
周曙光
机构地区
新乡市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意识主体
客体
冲突
悲剧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陆小宁,刘志一.
《呼啸山庄》与《金锁记》情感世界之比较[J]
.外国文学研究,2000,22(1):59-64.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R.Crump,CharlotteandEmilyBronte:1846—1915,1982,p.7;E3
2
夏洛蒂·勃朗特:《致威·史·威廉斯(1850.9.29.)》,《勃朗特姐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杨静远编选,第79页.
3
艾米莉·勃朗物:《呼啸山庄》方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第47页,第71页,第100页,第97页,第102页,第5页,第273页,第102页,第391页.
4
赫伯特·里德:《夏洛蒂和艾米莉·勃朗特》,《勃朗特姐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杨静远编选,第276页.
5
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20页.
6
张爱玲:《金锁记》,《张爱玲文集》第2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07页,第105页,第111页,第103页,第109页,第124页.
7
夏洛蒂·勃朗特:《致威·史·威靡斯(1848.8.14)》,《勃朗特姐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版社,杨静远编选,1983年版,第57页.
8
鲁迅:《寡妇主义》,《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4页.
9
波伏瓦:《女人是什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314页.
10
泰纳:《〈英国文学史〉序言》,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237页.
共引文献
11
1
李爱清.
论《呼啸山庄》男主人公人性扭曲的悲剧成因[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5):85-86.
被引量:2
2
霍晓珊.
复仇者?奋斗者?——希刺克厉夫形象新解[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1):55-57.
被引量:2
3
张傲华.
开在“荒原”上的两朵奇葩——艾米莉·勃郎特与艾米莉·狄金森比较研究[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6):64-67.
4
綦小风.
Everlasting Hope——Comments on the theme of Wuthering Heights[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26(B08):18-19.
5
赵柯姜.
《呼啸山庄》与《原野》之比较——爱情在两位男主人公复仇心路中的地位[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4):144-145.
6
王喆.
现实沃土之沉思 爱情王国之绝唱——《呼啸山庄》与《简·爱》对比研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1):122-125.
被引量:4
7
王喆.
《呼啸山庄》,《基督山恩仇记》的鲜明继承者[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7(5):37-40.
被引量:1
8
苏耕欣.
新中国六十年勃朗特姐妹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2):118-130.
被引量:5
9
赵婷.
《呼啸山庄》与《基督山伯爵》中复仇之对比[J]
.城市地理,2015,0(1X):283-284.
10
王喆.
工业文明及其缺憾:再访《呼啸山庄》[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2,43(8):64-70.
同被引文献
9
1
崔更生.
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关系中女性主义(英文)[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1):51-56.
被引量:3
2
许慧端.
《金锁记》人性异化主题的心理学剖析[J]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3):46-48.
被引量:1
3
周黎阳.
试析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两性关系的异化[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1(1):128-130.
被引量:3
4
梅进丽.
从《儿子与情人》中看母亲形象及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J]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2):84-86.
被引量:6
5
D.H.Lawrence.Sons and Lover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6
Gāmini Salgādo.A Preface to D.H.Lawrence.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7
王丽丽.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8
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傅雷文集珍藏版).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
9
张爱玲.金锁记.《张爱玲文集》(第二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引证文献
2
1
高梦颖.
《呼啸山庄》与《金锁记》复仇情结对比研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2):22-23.
2
李桂芳.
浅谈人性异化——对《儿子与情人》与《金锁记》的比较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4):49-5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韩晶.
《金锁记》中曹七巧悲剧命运的三个维度[J]
.文学教育,2018,0(1):26-27.
被引量:4
1
周士惠.
浅论中学校长的管理意识[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18(4):67-69.
2
李滨滨.
人性的颤栗——《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解读[J]
.文教资料,2009(17):17-19.
3
胡笑源.
长安忆[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5,0(12):4-4.
4
刘锋杰.
《金锁记》与《阿Q正传》、《边城》之比较[J]
.学语文,2002(1):34-34.
5
杨伟民.
概述情节:寻找小说阅读突破口的一把金钥匙——小议“苏浙”语文名师教学大讲堂的三节小说观摩课[J]
.语文知识,2016,0(11):69-71.
6
周胜洁.
苍凉的手势——读《张爱玲文集》有感[J]
.当代学生(探秘),2008,0(8):38-38.
7
林波,陈海涛,靳振华.
新时期大学生榜样教育提升路径探析[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6(6):206-209.
被引量:4
8
爱情教育别让孩子摸黑寻找[J]
.小作家选刊(时文素材),2004,0(12):58-60.
9
李红玉.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J]
.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0(7X):122-122.
10
钟晓毅.
睁眼观世界——试论蒋晓云的小说创作[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0,18(3):53-59.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