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汉末年,国运衰微,儒道浇漓,士人们见世不可救,遂转而互相题拂,高自标持;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那种具有群体理性特点的儒家教义逐渐失去了市场,而一种全新的、具有个体非理性特点的观念逐渐占据了思想阵地,它崇尚个人,注重灵性,高扬情感并酷烈的热爱着生命。因而,这一时代的诗学话语——以《典论‘论文》为代表——便鼓吹天才,尊重情感,强调文学作品的美的因素,并不无苦恼的追寻着文学作品所能实现的“生命不朽”的价值。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力量,他们还不可能彻底从政治关怀中抽身而退,所以其文学价值观也仍遗留着些许功利的味道。
出处
《职大学报》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Journal of the Staff and Worker’s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