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Journal of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同被引文献8
-
1吴洪莉,陈义成,程建生.关于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和结构方面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5(35):10-11. 被引量:5
-
2孟雅杰.中外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71-75. 被引量:25
-
3徐忠东,姜先荣,杨杰,周衍茂.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24(6):96-99. 被引量:3
-
4胡兴昌,罗小丰.科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4):32-35. 被引量:6
-
5綦明男.科学教育的现状及科学教育研究的意义[J].教育探索,2002(6):38-40. 被引量:3
-
6钟启泉.科学教育中若干认识论问题的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02,31(2):6-11. 被引量:19
-
7张笛梅.时代的要求 历史的趋势——2002年“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国际论坛综述[J].中国高教研究,2002(12):14-18. 被引量:8
-
8杨运鑫.以科学的方法培育科学的精神——大学怎样进行科学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3(2):47-48.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9
-
1庞岚.论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互动[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86-89. 被引量:7
-
2李守明,王耀东.浅论大学科学教育的深化[J].辽宁教育研究,2006(3):47-48. 被引量:2
-
3郑朱莹.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相通性研究[J].时代教育,2013(6):49-49.
-
4董德丽.共生与融通——论数字时代的科技创新与艺术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62-63. 被引量:1
-
5任雅楠,龚大洁.从教师专业素养的视角探讨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6):79-80. 被引量:1
-
6许华,林长春.我国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究的文献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2):96-99.
-
7马佰莲,黄晓洁.国内科学教育研究述评(2001-2012)[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29(4):1-7. 被引量:2
-
8杨伟,徐丽华.试论我国高校博物馆科学教育功能的发挥[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4(4):95-99. 被引量:1
-
9李文娟,王琼.科学教育专业实验教学中虚拟实验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7(18):77-78. 被引量:1
-
1刘西拉委员要关注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的质量[J].科学新闻,2001(11):3-3. 被引量:1
-
2金浩.高师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3):11-13.
-
3高等教育质量严重滑坡[J].党政干部参考,2001,0(5):45-45.
-
4刘西拉:莫叫“凤凰”无处栖[J].中国政协,2004(4):52-52.
-
5李玉芳.小学校长在科学教育中的使命[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07-108.
-
6梁树森.谈综合性“自然科学”课程的编制[J].辽宁教育,2001(1):43-44.
-
7罗开礼,张学忠.前景美好 任重道远——访重庆市巴蜀中学张学忠[J].科学咨询,2005(12X):18-19.
-
8郭香莲.加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J].设计艺术研究,1999(1):90-92.
-
9汪汉昌.试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特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88(6):44-46.
-
10奥林匹克之都——洛桑[J].阅读与作文(英语高中版),2007(10):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