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共3页
同被引文献16
-
1高小康.论文艺活动的都市化[J].文学评论,1999(6):124-136. 被引量:4
-
2大众文化的世界性与非世界性[J].文艺理论研究,1998(2):97-97. 被引量:1
-
3高小康.市民文学中的士人趣味——凌初“二拍”的艺术精神阐释[J].文艺研究,1997(3):92-101. 被引量:2
-
4高小康.建炎南渡与江南艺术精神的形成[J].文学评论,1995(4):131-138. 被引量:4
-
5高小康.古典的沦落[J].南京社会科学,1994(2):18-22. 被引量:2
-
6高小康.永嘉东渡与中国文艺传统的蜕变[J].文学评论,1996(4):5-16. 被引量:10
-
7高小康,石家宜.The Study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1994,15(2):174-180. 被引量:1
-
8高小康.在“诗”与“歌”之间的振荡[J].文学评论,2002(2):56-62. 被引量:18
-
9高小康.作品链与活动史——对文学史观的重新审视[J].文学评论,2005(6):57-63. 被引量:10
-
10姚朝文.文学观念泛文化化与立场迁移[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4):98-10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8
-
1姚朝文.当代中国大陆小说创作观念的新衍变[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4):23-27.
-
2卢永和.水浒叙事研究的问题与新途[J].肇庆学院学报,2010,31(6):34-37.
-
3盖生.文学研究本土化理论的局限与功用[J].民族文学研究,2011,29(2):19-25.
-
4耿波.多元文化、生命意志与活的美学——论高小康的文艺生态思想[J].文艺争鸣,2011(11):90-94.
-
5袁瑾.第三条道路:文艺生态研究——论高小康教授近年来的学术研究思想[J].文艺争鸣,2011(11):95-100.
-
6王进.文化诗学视域中的“重写文学史”问题考辨[J].云南社会科学,2013(4):182-186.
-
7王进.文化诗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观念考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2):179-182.
-
8李海霞.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文化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82-85. 被引量:3
-
9龚道臻.民间理念·意识形态·救赎情怀——文化生态视阈中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报告文学[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120-124. 被引量:1
-
10张进.马克思主义批评视域中的文学事件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30(3):21-30. 被引量:8
-
1王宏甲.我看经济发展与西方文学[J].国外文学,2003(1):16-22. 被引量:2
-
2张剑.时代呼唤优秀的文学作品——对新时期文学的一点反思[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4(3):60-61.
-
3文乾义.创作谈[J].江南(诗),2010(6):10-11.
-
4赵文薇.劳伦斯审美乌托邦的本体论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6):28-30.
-
5万书辉.齐泽克文化批判理论的启示[J].时代文学(上半月),2006(4):81-83.
-
6陈巧玲,李志蓉.论葛昕旭小说创作中的神秘色彩[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5):65-66.
-
7梁晓清.论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以中野重治的变革诗歌为中心[J].青年作家,2015,0(4):117-118.
-
8朱俊.“灵光”是否应消逝——重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3):34-35.
-
9重新检讨文学价值观[J].当代作家评论,1995(2):124-124.
-
10刘俐俐.“重读”文学经典为什么需要采用多种分析方法[J].语文学习,2011(2):2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