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并探讨它的治疗和预防.方法:选择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从性别、年龄、病因、诱因、症状、B超、胃镜、治疗、转归等方面进行临床观察,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结果:98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26:1,平均年龄为48.2±12.2岁.以肝炎后肝硬化为多,其次为酒精性肝硬化.有明显诱因者41例,其中饮食不当30例,占30.61%,口服药物、酗酒、咳嗽、练气功、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者12例,占12.24%.98例,有各种感染者33例,占33.67%.B超检查门静脉大于等于1.3厘米者82例,占83.67%,脾静脉大于等于0.8厘米者92例,占93.88%,脾脏厚度大于等于4.0厘米者94例,占95.92%.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95例,占96.94%,胃底静脉曲张5例,占5.10%,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胃溃疡、食管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71例,占72.45%.治疗上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病死率为21.43%.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因其危害性大,故尽早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出处
《基层医学论坛》
2002年第1期10-11,共2页
The Medical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