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二十年来中国书法思潮的回顾
被引量:1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70,共3页
同被引文献6
-
1李庶民.对“形式即内容”的再认识[J].中国书法,2016(22):146-147. 被引量:1
-
2唐本钰,张承芬.自我理论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5,25(2):22-25. 被引量:8
-
3张晶.“感兴”:情感唤起与审美表现[J].文艺理论研究,2008(2):99-105. 被引量:10
-
4曹婧.共同体感觉的培育与国家认同教育的可能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3):26-31. 被引量:7
-
5杜卫.情感体验:美育的根本特征--当代中国美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之四[J].美术研究,2020(3):5-10. 被引量:33
-
6彭茜.论国家认同的“情感转向”及其教育意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9(1):69-79. 被引量:15
-
1阿宁.朱培尔的艺术世界[J].大众书法,2016,0(2):4-11.
-
2徐荣双.以“经典”和“大家”的视阈重新阐释当下的书法思潮[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3(1):85-88.
-
3赵乐.以创作本民族身份认同的音乐为己任——田联韬电影音乐创作访谈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2):115-122.
-
4杜文平.油画创作中的潜意识作用分析[J].北方文学(下),2016,0(11):30-31. 被引量:2
-
5窦元章.宋代“尚意”书法及其影响[J].艺术品鉴,2015,0(3):185-185.
-
6陈政.诌议当代水墨[J].美术界,2009(2):67-67.
-
7黄惇.回顾与展望[J].中国书画,2011(12):55-55.
-
8郎绍君.书法的“现代化”——关于“书法主义”的答问[J].中国书画,2003,0(6):30-33.
-
9纪倩茹.“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身份认同下的视觉化叙事研究[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6(1):66-68.
-
10刘嘉.中国书法思潮变革规律与因素研究[J].参花(下),2013,0(7):7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