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大众文化中“单面人”现象的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文化工业"应运而生,它所生产的大众文化从此在社会舞台上唱起了"主角",并逐渐占领了文化市场.这一方面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却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即大量"单面人"的出现.
作者
苗春凤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
出处
《社科与经济信息》
2002年第3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哲学
消费
科学理性
批量生产
社会科学
生产关系
成批生产
技术理性
单面人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衣俊卿.
回归生活世界与构建文化哲学——论世纪之交哲学理性的位移和发展趋向[J]
.求是学刊,2000,27(1):5-12.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t人民出版社,1972.32,17,40,35,72,49,25.
2
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M].杜杉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
21
1
中兽药系列制剂——“母畜孕宝”[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6(4).
2
邹兴明.
回归生活世界之路——重返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生活世界[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53-56.
被引量:3
3
臧公余,丁忠锋.
近20年国内文化哲学研究述评[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4(1):55-59.
被引量:1
4
李小娟.
近年来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进展[J]
.哲学动态,2001(8):26-28.
5
李小娟.
新世纪中国文化哲学的发展趋势[J]
.哲学动态,2002(12):39-42.
被引量:1
6
陈勇,胡步芬.
作为消费社会文学文本的媒介现象——对央视《百家讲坛》的个案分析[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6):41-45.
被引量:2
7
李霞.
文化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2):63-68.
8
李庆华,胡百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意义——从哲学对生活的解释来看[J]
.社会科学战线,2008(11):52-56.
9
叶德明.
论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及其意义[J]
.学术论坛,2009,32(3):13-16.
被引量:2
10
钟大荣,余晓慧.
异化的膨胀与蔓延——从文化哲学生活世界视野再析马克思“人的异化”[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3):68-69.
同被引文献
9
1
冯雪姣.
新时期道德两难问题探讨[J]
.职业教育研究,2005(1):90-91.
被引量:4
2
孙志飞.
柯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的现实思考[J]
.甘肃理论学刊,2006(2):77-80.
被引量:19
3
王敏.
“生活德育”理念与高校德育创新[J]
.思想教育研究,2006(4):32-35.
被引量:13
4
韩国海.
荒木纪幸道德两难教学理论述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91-93.
被引量:4
5
史晓冉,杨璐燕.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在教育中的运用[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1(4):60-61.
被引量:6
6
冯建军.
“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4):132-139.
被引量:93
7
房华强,朱坚强.
基于道德两难情境的大学生诚信自律机制探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3):41-43.
被引量:3
8
鲁艳.
论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J]
.上海教育,2000(11):30-31.
被引量:2
9
王俊,邵沪杰.
品德学科“道德两难法”的设计与应用——基于课例的研究[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6(6):62-6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张克巍.
破解“道德两难问题”的教育思考[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7):75-7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耿友林,吴信宝,焦培南.
复杂电磁环境与两个人体的相互作用研究[J]
.电波科学学报,2000,15(1):70-74.
2
范雯绮.
理性与道义的博弈[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6):51-53.
3
王明露,颜庆.
“三个转向”与“三个结合”——有效开展道德两难问题教学的方法探究[J]
.中国德育,2024(8):74-77.
1
崔自铎.
警惕丑陋“两面人”[J]
.领导广角,2002(4):35-35.
2
曾锦华.
青少年研究工作新思考[J]
.南方青少年研究,2001(1):4-5.
3
崔立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J]
.经济论坛,2004(9):159-159.
4
陈华平.
公务员道德建设的传统视角及其局限[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7(2):21-23.
被引量:1
5
钱永祥.
马尔库塞与六十年代的消逝[J]
.当代青年研究,1989(Z1):86-90.
6
王德馨.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统一战线内部矛盾初探[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89(Z1):16-21.
7
黄建国.
在与时俱进中永葆党的先进性——写在《“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问世之际[J]
.湖南社会科学,2003(5):192-192.
8
独生子女对未来中国的影响[J]
.报刊荟萃,2006(8):42-44.
9
周丁.
新兴阶层登上社会舞台:对收入分化与贫富差距的观察[J]
.现代工商,1995(11):12-13.
10
韩昌跃,杨樱.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的人性假设探讨[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9,11(5):18-19.
社科与经济信息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