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元智力理论观照下课程评价目的的失落与复归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契机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是多元智力理论观照下课程评价目的应然取向。然而在现实中,课程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失落了其应当彰显的目的,呈现出在文化视阈、本土化视阈、生活视阈以及价值尺度等方面的问题。要实现课程评价目的的复归,寻求于文化自觉,统一价值尺度,回归生活之路是根本的路径选择。
作者
谢丽娜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1-13,共3页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关键词
多元智力
课程评价
目的
分类号
G423.0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8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桑新民.
建构主义的历史、哲学、文化与教育解读[J]
.全球教育展望,2005,34(4):50-55.
被引量:68
2
黄黎明,胡中锋.
多元智力论与课程评价[J]
.课程.教材.教法,2003,23(5):15-18.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桑新民.
哲学史研究要吸取当代科学的新成果[J]
.哲学动态,1981(8):33-36.
被引量:1
2
“863”专家谈“863”计划[J]
.中国科技论坛,1996(2):1-10.
被引量:2
3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4
(美]L.Campbell B.Campbell & D.Dickinson 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
5
[美]托马斯·H·黎黑 李维译.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62-465.
6
心理科学通讯,1980,1.
7
.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18-2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
9
夏惠贤.
神话与使命——对多元智力的认识[J]
.全球教育展望,2001,30(6):51-56.
被引量:16
10
徐芬,赵德成.
档案袋评价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4):50-54.
被引量:49
共引文献
108
1
金野,宋永宁.
多元智力理论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启示[J]
.长春大学学报,2007,17(1):97-100.
2
郭红霞,王奇仙.
关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性思考[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20(3):10-12.
被引量:1
3
赵文博.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英语专业影视欣赏课作业设计与实践[J]
.神州,2014(17):136-136.
4
张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野下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S1):247-250.
被引量:2
5
郑先俐,张增田.
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8-121.
被引量:6
6
李强.
浅谈学生评价机制的转变[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44-46.
被引量:5
7
刘存林.
关于对幼儿科技活动评价的思考[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3):132-134.
8
龚成太,王怀虎.
多元智能理论下构建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探讨[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6):93-94.
被引量:12
9
王琪,胡洁茹.
全球化背景下的课程文化建设[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2):1-3.
10
邢妍,胡俊山,杨在荣,张彩玲.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法初探[J]
.保山师专学报,2006,25(2):7-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姜传菊.
论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83-84.
被引量:15
2
桑新民.
建构主义的历史、哲学、文化与教育解读[J]
.全球教育展望,2005,34(4):50-55.
被引量:68
3
何克抗.
对美国“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大辩论的述评[J]
.电化教育研究,2010,31(10):5-24.
被引量:43
4
康立.
《货币金融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探索[J]
.金融教育研究,2012,25(3):77-80.
被引量:3
5
蔡永红.
对多元化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5):34-37.
被引量:115
6
周啸翔.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特征及课堂教学模式构建[J]
.教育探索,2001(11):46-47.
被引量:1
7
王丽.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美国的应用以及对教改的启示[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9,0(4):33-3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罗娇.
浅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高校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启发[J]
.学理论,2011(6):198-199.
被引量:3
2
张新建.
基于价值分析框架的教学效果传导机制——以货币金融学为例[J]
.财会月刊(中),2013(6):122-124.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徐兰云.
大学物理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J]
.考试周刊,2013(70):127-128.
2
夏友桦,李升,董心怡.
建构主义模式项目训练对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效用研究[J]
.高教学刊,2019,0(24):34-36.
被引量:3
3
黄珺,尹婧,吴蕾颖,谢佩君.
案例教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研究[J]
.大众标准化,2020(19):170-171.
被引量:8
1
王爱素.
建构主义理论观照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2):61-62.
2
韩芳晗.
建构主义理论观照下学生观和教育观的重建[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19(3):80-81.
被引量:2
3
邱海芳.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
.文教资料,2008(21):123-124.
4
黄树生.
简论建构主义理论观照下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J]
.江苏教育研究,2009(4):32-35.
被引量:7
5
李永森.
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的学生个性化教育策略[J]
.甘肃科技,2010,26(14):189-190.
被引量:2
6
张正喜.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中学语文教学[J]
.教师,2010(35):72-72.
7
张红.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J]
.教育探索,2003(7):60-61.
被引量:17
8
李娟.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学生语文学业评价[J]
.语文考试研究,2009(4):22-24.
9
吴从文.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分析[J]
.考试周刊,2014(21):27-27.
被引量:4
10
孔凡菊.
高职大学生成长面对的压力[J]
.科技资讯,2006,4(33):169-169.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