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提高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用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产无病毒的种薯,是向生产上提供优质种薯,提高单产和防止马铃薯因病毒侵染引起退化的重要措施。而在生产无病毒种薯的过程中,组培苗的移栽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移栽成活率的高低与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的推广应用密切相关。据调查,一些从事马铃薯脱毒快繁的单位,
作者
张丽芳
刘卫民
邹万君
机构地区
昆明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39-40,共2页
Yunn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马铃薯
土豆
茄属
组培苗
脱毒快繁
网棚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0
1
邹曾硕,刘国凤,唐伟,段宏伟.
苍术和艾叶用于马铃薯组培室熏蒸的研究[J]
.中国马铃薯,2010,24(1):43-46.
被引量:5
2
胡兴华,李国斌,蔡爱华,韦霄,蒋水元.
栝楼属三种栝楼种子的营养分析[J]
.广西科学,2004,11(3):266-268.
被引量:33
3
缪耀梅,李开彪,叶添谋.
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和褐化的防治[J]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6):101-103.
被引量:32
4
陈凯.
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的产生机理及抑制措施[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34-1036.
被引量:31
5
谢丽霞,杜建伟,李海杰,吴芷君.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变现象及解决途径[J]
.垦殖与稻作,2006(1):61-62.
被引量:22
6
廖华俊,董玲,江芹,陈静娴,孙善谋,宁志怨.
栝楼组织培养及非试管苗快繁技术研究[J]
.中国瓜菜,2006,19(3):4-7.
被引量:23
7
张梅,孙治军,杨守军.
多效唑(PP_(333))在马铃薯组培快繁中的应用[J]
.山东农业科学,2006,38(4):43-44.
被引量:13
8
赵海锋,张晓翔,宿在东.
马铃薯组培脱毒技术[J]
.吉林蔬菜,2006(6):14-14.
被引量:3
9
许庆芬,杨艳华,王明明.
组培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办法[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8):64-65.
被引量:9
10
萨如拉.
马铃薯品种退化与防治方法[J]
.西藏农业科技,2008,30(3):32-3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黄艳宁,彭斯文,谢进,范海珊,徐瑞,朱校奇.
提高栝楼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2015(2):21-22.
被引量:3
2
吴玥琳,凌永胜,林金秀.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组织培养技术概述[J]
.农业科技通讯,2017(8):238-24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黄艳宁,彭斯文,谢进,徐瑞,宋荣,朱校奇.
湖南栝楼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3):111-113.
被引量:1
2
胡振兴,高龙梅,杨小丽,张玲,李益,李薇.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无菌安全接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95-95.
被引量:2
3
刘和平.
马铃薯的组织培养与移栽管理[J]
.广东蚕业,2018,52(5):26-26.
被引量:1
4
杨凉花.
马铃薯秦芋32的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9):80-80.
5
王艳平,吴娥娇,林紫薇,谢家慧,詹家绥,杨丽娜.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1):124-124.
被引量:2
6
时九明,龚璟晖,陈璐,王馨敏,晏铭英,郭鹏辉.
马铃薯悬浮细胞培养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3):121-126.
7
李芬,曾文豪,祝剑峰.
栝楼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9):160-163.
被引量:1
8
杨霞,唐伟杰,俞慧胜,王丽莉,潘子涵,吴莉,刘麟,袁玉涛,褚玉婷.
马铃薯脱毒与快繁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3(8):210-214.
9
秘爱双,闫嘉欣,李飞飞.
马铃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23,29(21):30-33.
10
宗伟璐,王虎,傅雷,姚正颖,王胜,孙力军,侯北伟.
栝楼组培快繁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4,43(7):85-89.
1
吕玲玲,易克贤,徐雪荣,孙德权,罗萍.
剑麻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131-132.
被引量:1
2
李振藩.
内蒙古乌盟马铃薯无病毒种薯生产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经验[J]
.马铃薯杂志,1989,3(1):52-54.
3
黄艳宁,彭斯文,谢进,范海珊,徐瑞,朱校奇.
提高栝楼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2015(2):21-22.
被引量:3
4
谢婉,魏文明.
提高西藏马铃薯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J]
.西藏农业科技,2013,35(1):22-23.
5
李灿辉,杨文洪.
马铃薯无病毒种薯生产体系[J]
.云南农业科技,2000(3):38-42.
被引量:6
6
张丽珍,杨冬业,谭梅珍,刘杰.
商陆组织培养及其快速繁殖研究[J]
.种子,2014,33(2):1-5.
被引量:4
7
郑琪,邢海,孙叶芳,赵虎,褚剑峰,沈国强.
果蔗脱毒组培苗速生配套栽培初探[J]
.浙江农业科学,2007,48(2):148-149.
被引量:1
8
李松,刘丽敏,淡明,余坤兴,刘红坚,谭芳,卢曼曼,唐红琴.
基质和假植期对甘蔗单株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0(12):13-16.
被引量:4
9
孔治有,刘猛道.
保山地区马铃薯发展初探[J]
.保山学院学报,1995,25(2):103-104.
10
林江波,戴艺民,邹晖,王伟英,吴水金.
福建铁皮石斛人工繁育技术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10,25(5):606-609.
被引量:17
云南农业科技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