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民政》
2001年第11期35-37,共3页
China Civil Affairs
同被引文献9
-
1何俊志,朱忠壹.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选票设计与民主质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2):92-101. 被引量:11
-
2辛秋水.“组合竞选制”的实践与理论——村委会民主选举模式的重大创新[J].学术界,2001(5):45-54. 被引量:16
-
3马福云.村委会直接选举的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6(4):65-72. 被引量:12
-
4杭州市民政局.村委会选举模式的创新--“自荐海选”[EB/OL].http://www.hangzhou.gov.cn/kpb/cxcymb/2008cxcy/T284565.shtml.
-
5刘喜堂.省级村委会选举法现比较研究[C]//张明亮.村民自治论丛: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
6吴修荣.浅析村民选举中的投票与当选计票问题[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30(5):64-68. 被引量:1
-
7詹成付.哪类选票更合适[J].乡镇论坛,2001,0(11):7-9. 被引量:1
-
8余维良.“海选”中的特异情况咋处理[J].乡镇论坛,2002(171):13-14. 被引量:1
-
9辛秋水.村委会“组合竞选制”:依据、优点与实践[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26-2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1
-
1黄梦茜.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村委会选举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安徽省2021年“三项制度”实践的考察[J].国家治理与公共安全评论,2022(2):25-46.
-
2唐鸣,汤勇,刘志鹏.村委会选举中“下加”计票问题的法理反思[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1):86-90.
-
3邓燕华.村庄合并、村委会选举与农村集体行动[J].管理世界,2012,28(7):76-82. 被引量:32
-
4裴志军.村干部竞选者的竞选动机及特点——基于需求ERG理论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2,9(4):64-73. 被引量:6
-
5孙培军.基层群众自治问题研究[J].理论视野,2013(12):44-48. 被引量:1
-
6裴志军.自我效能感、政治信任与村民选举参与:一个自治参与的心理机制[J].农业技术经济,2014(7):49-58. 被引量:19
-
7胡皓然.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检视与构建[J].学术界,2016(7):156-167. 被引量:3
-
8仝志辉.找回村社共同体:“双过半”困局与村委会选举制度再设计[J].中国农村观察,2017(5):2-17. 被引量:12
-
9刘升.信息不对称:“大村”作为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运作困境——以米村为研究对象[J].中国研究,2019(2):21-35.
-
10汪仕凯,陈沿潮.乡村基层协商治理:基础、动力和形态[J].公共治理研究,2021,33(5):30-36. 被引量:3
-
1甘渭花.中、日、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前程序之比较研究[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4):39-40.
-
2王彪.我党三代领导人对现代化建设目标与战略决策探索的演变轨迹[J].资料通讯,2003(9):17-20.
-
3王怡心.平等的求索——儒家与自由主义平等思想比较[J].理论学刊,2004(5):100-101. 被引量:1
-
4孙远.证据概念否定论——从证据概念到证据法基本概念体系[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6(2):42-60. 被引量:6
-
5高剑,兰小青.如何减少和控制无罪案件的公诉——以蔡某等人涉嫌强奸案为例[J].中国检察官,2016(10):40-42.
-
6张鹏.我国保证债务诉讼时效问题研究[J].中外法学,2011,23(3):536-558. 被引量:11
-
7顾功耘,胡改蓉.营业自由与国家干预交织下商主体营业资格之维度分析[J].政治与法律,2011(11):74-81. 被引量:14
-
8刘慧霞.对一节地理课的几种不同设计的案例分析[J].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2005(4):74-76.
-
9陈立峰,丁寰翔.香港监禁刑罚执行制度研究——兼评对内地监狱的改革[J].犯罪研究,2006(1):52-61. 被引量:2
-
10孙翀煜.设计企业产权危机管理[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132-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