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民主与科学》
2001年第6期16-17,共2页
Democracy & Science
同被引文献7
-
1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教学,1998(4):5-6. 被引量:74
-
2杨宁.试论高校创造教育[J].江苏高教,1999(3):62-65. 被引量:18
-
3许蒙.再论创新人才的特质[J].中国信息导报,1999(9):15-18. 被引量:1
-
4孙新卿,贺红勋,李长明.加强实验技能训练 提高工程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9,16(5):90-93. 被引量:4
-
5刘泽明.浅析实验教学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1):105-107. 被引量:4
-
6王和平,高嵩.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培养应用性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1):108-110. 被引量:9
-
7赵万里,郭宏义.技术创新的社会行动性质三论[J].科技导报,2000,18(5):32-34. 被引量:2
-
1陈巍巍.谈安全管理中的求异思维[J].中国煤炭工业,2008(7):38-39.
-
2陈章亮.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需要──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J].探索与争鸣,2001(1):19-20. 被引量:1
-
3吴汉玲,程勋.浅论求异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4):36-39.
-
4黄明理,颜长青,余小江.对“以德治国”诘问之释疑——兼论法治与德治并举之必然[J].求实,2005(11):68-71. 被引量:1
-
5彭正国.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领导者思维方式的变革[J].求实,1993(4):18-20.
-
6黎想,丛岩.倒立看世界 启动逆向思维[J].新前程,2008(4):74-75.
-
7阎树群.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关系辨析[J].理论导刊,1992(4):24-25.
-
8邓志旺.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共同富裕的思维发展和创新[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4):86-89.
-
9玛热古丽·麦麦提.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6X):222-222.
-
10吴贤明.《经济常识》课堂讨论的作法和体会[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9(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