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东盟区域政治合作前景展望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中国—东盟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区域政治合作对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提升与促进作用日益凸显。中国—东盟区域政治合作基于双方相互依存互推共进的"协同合作"模式,这一模式的未来发展有赖于双方协同开发新的共同利益,从而构筑深度的政治互信,推动中国—东盟区域政治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
杨勇
机构地区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区域政治发展高等研究中心
出处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第5期46-47,共2页
基金
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项目"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的政治合作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01010LX383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区域政治合作
模式
互推共进
协同合作
分类号
D822.3 [政治法律—外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1
1
高程.
区域合作模式形成的历史根源和政治逻辑--以欧洲和美洲为分析样本[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10):33-57.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洪国起,王晓德.
冲突与合作:研究美拉关系的一条主线[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13.
被引量:1
2
王晓德.
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批评的评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8):38-42.
被引量:6
3
王晓德.
美国市场对拉美地区经济的意义[J]
.国际问题研究,2001(5):31-3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5
1
胡志丁,于伟.
基于GMS合作的次区域合作均衡实证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2012,28(4):70-78.
被引量:1
2
俞菊生,张晨,罗强.
区域农业合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
.上海农业学报,2012,28(4):1-5.
3
蔡涛.
基于产业要素有效配置的区域合作内生机制[J]
.经济与管理,2013,27(4):83-88.
被引量:4
4
高程.
历史经验与东亚秩序研究: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视角[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30(3):1-19.
被引量:8
5
王在亮,高英彤.
区域间主义:逻辑起点与研究对象——以东亚一拉美合作论坛为例[J]
.当代亚太,2014(2):118-151.
被引量:5
6
姜安印,郑博文,刘博.
“一带一路”新型合作机制的政治经济学探析[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6(4):1-9.
被引量:1
7
马瑞,王楠,栾江.
新常态下区域合作机制如何跳出“囚徒困境”——基于管理视角的探索研究[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7):80-85.
被引量:1
8
武友德,李灿松,李正,张磊.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治理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实现途径[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5):92-99.
被引量:5
9
张云.
东南亚区域安全治理研究: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J]
.当代亚太,2017(4):122-151.
被引量:14
10
刘雪莲,李晓霞.
论“一带一路”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创新[J]
.阅江学刊,2017,9(5):5-17.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37
1
张锐.
东盟共同体:智慧的创造与超越[J]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1(12):40-42.
被引量:3
2
Top ten sources of ASEA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inflow[EB/OL]. [2010-07- 17] http:// www.aseansec.org/stat/Table27.xls.
3
斯哥.地球村的社会保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206.
4
Central Provident Fund Act[EB/OL].http:// statutes.agc.gov.sg/.
5
Malaysia Employees' Social Security Act 1969[EB/OL].http://www.agc.gov.my/agc/oth/Akta/ Vo1.%201/Act%204.pdf.
6
Undang-undang Republik Indonesia Nomor 40 Tahun 2004 Tentang Sistem Jaminan Sosial Nasional[EB/OL]. http://www.wirantaprawira.de/ law/.
7
Social Security Act BE 2533( 1990)[EB/ OL] .http:www.thailawforum.com/databasel/social- security-act.html.
8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劳动法[EB/OL].http://jy.nanning.gov.cn/1869/2007-1113/1869_239836_1194944237932.html.
9
Laws of Brunei Revised Editions 1984[EB/OL]. http://www.agc.gov.bn/LOB/PDF/Cap93subR6.pdf.
10
Krasner, S. ed. ,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N. 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 186.
引证文献
4
1
李俊,安立波.
中国—东盟社会保障协作问题研究[J]
.桂海论丛,2011,27(6):114-117.
被引量:1
2
杨勇,冯霞.
中国—东盟政治合作机制研究[J]
.太平洋学报,2012,20(3):30-38.
被引量:5
3
曹云华,张应进.
后东盟共同体时代的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基于新老东盟成员国越南、泰国的探究[J]
.东南亚纵横,2016(6):21-30.
被引量:7
4
郑怡君,薛志华.
中国——东盟网络安全合作及其布局[J]
.东南亚南亚研究,2017(2):17-23.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于军.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现状与完善路径[J]
.国际问题研究,2015(2):112-126.
被引量:42
2
尹达.
课堂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内涵、原则与策略[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96-102.
3
冯敏,宋彩萍.
运用“一带一路”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关系对策[J]
.经济问题,2016(1):26-29.
被引量:10
4
王莉,兰丹丹.
国际能源合作战略协同机制研究[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4(2):63-66.
5
刘华.
“16+1”合作机制下中国与维谢格拉德集团关系研究[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3):154-162.
被引量:3
6
曹云华.
论“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的实践[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3(3):10-14.
7
唐晓阳,姚颖.
中日在东南亚战略竞争效果评估——基于缅甸的案例研究[J]
.国际政治科学,2017,2(3):147-173.
被引量:6
8
沈子杰,陈星.
中国-东盟跨境电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研究[J]
.法制与经济,2018,27(8):44-46.
被引量:3
9
黄氏清玄.
探究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发展[J]
.杂文月刊(下半月),2016(5):297-297.
10
陈洁,罗春霞,陈元芳.
“一带一路”背景下日本与东盟经贸关系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19(9):85-87.
被引量:1
1
安月军.
东亚区域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前景[J]
.国际交流,2004(1):8-11.
2
董友涛.
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新态势——基于“和谐世界”理念的新视角[J]
.桂海论丛,2011,27(4):42-46.
被引量:1
3
魏乾梅.
论创业女性人力资本协同开发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3):130-131.
被引量:1
4
张才圣.
中国-东盟区域合作中广西高校外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传承,2012(4):20-21.
5
李俊,安立波.
中国—东盟社会保障协作问题研究[J]
.桂海论丛,2011,27(6):114-117.
被引量:1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