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教育教学中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运用多元智能的评价方式,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因势利导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作者
李志勇
机构地区
厦门市集美区上塘中学
出处
《淮海文汇》
2009年第3期39-41,共3页
Huaihai Review
关键词
差异
扬长避短
多元评价
发展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9
1
张建林.
论杨振宁教育思想(四)——杨振宁教育思想与我国高教改革[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11):59-62.
被引量:2
2
龙大为,何兰英.
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评介[J]
.中国高等教育,2006(8):62-63.
被引量:20
3
张艳.
决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J]
.科技咨询导报,2007(3):218-218.
被引量:1
4
李嘉曾.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
.中国大学教学,2008(4):54-56.
被引量:324
5
刘爽,赵俊芳.
论耶鲁大学的自由精神[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3):39-42.
被引量:10
6
梁花,李雪梅.
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08(11):7-8.
被引量:8
7
颜洽茂,谢桂红.
构建本科教学课程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8(12):17-19.
被引量:12
8
陈棣沭,韩婧.
美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方法及其技术支撑[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2):97-104.
被引量:49
9
张萍,Eric Mazur.
Peer-Instruction—哈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新方法[J]
.中国大学教学,2010(8):69-71.
被引量:136
10
彭学军.
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对中国教育的启示[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157-15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王倩仪.
怀特海的小学教育思想及对小学教育的启示[J]
.新课程,2017,0(25):3-3.
2
李勇军.
“以学生为中心”与大学课程教学[J]
.大学教育,2018(7):131-134.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刘文杰,朱玉岚,刘瑜.
“物理化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22(29):98-100.
被引量:1
2
李虹瑾,朱雅琳.
高校“学生中心”教学改革的阻力与突破[J]
.宜宾学院学报,2019,19(8):117-125.
被引量:2
3
陶磊,程浩,白晓瑞,王泽晨.
本科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行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69-70.
4
张立华,王思怡,张清然,高硕,常清,张嘉烨.
物理化学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J]
.中国冶金教育,2020(3):55-57.
被引量:7
5
桂世河,廖以臣.
研究型大学的双元学习与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7):61-63.
6
王迎,张为超.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的探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21(1):110-113.
被引量:3
7
姚立泽,李卓,悦中原,缑庆伟.
高职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缺失与回归[J]
.江苏教育,2021(38):57-62.
被引量:2
8
申玉生,杨成,富海鹰,蒋雅君,金虎.
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困境的思考及教学模式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21,30(5):1-8.
被引量:1
9
曹姣仙,唐莹,张莉,王新宏.
OBE理念下的物理化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
.中医教育,2022,41(3):64-67.
被引量:18
10
陈义刚.
人才创新驱动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广州化工,2023,51(10):146-148.
被引量:3
1
陈笑微,单蕊.
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J]
.林区教学,2005,0(6):31-31.
2
吕宗英.
含饴弄“生”[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18):113-114.
3
叶延滨.
真相不远[J]
.宁夏教育,2013(7):80-80.
4
宁雪娥.
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J]
.成功,2009(12):73-73.
5
曹永红.
“知心”与“长善”——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
.包装世界,2015,0(2):55-57.
6
吕传文.
阅读教学要“长善”而“救失”[J]
.山东教育,2014(5):30-30.
7
段春燕.
因材施教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1998,0(6):35-36.
8
高健.
课堂教学要做到“长善而救其失”重在两个新理念的落实——中学美术教学摭谈[J]
.中学时代,2014,0(10):201-201.
9
叶延滨.
世说3则[J]
.现代阅读,2013(7):51-51.
10
李维花.
职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错误认识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农村教育,2007(12):25-26.
淮海文汇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