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小学教师德育观念调查研究——以海南4所学校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中小学教师德育观念存在的问题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德育理论界就提出"德育要从简单灌输某些信条和养成某些行为的工作‘重点’上,转移到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上来。"[1]那么,30年过去了。
作者
张璐璐
章小兰
机构地区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新教育(海南)》
2011年第2期10-11,共2页
New Education
关键词
德育观念
中小学
调查研究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高清海.
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J]
.中国社会科学,1994(4):90-98.
被引量:108
共引文献
107
1
王乐.
空间视域下场馆教育的重新审视:概念、结构和价值[J]
.南京社会科学,2022(12):155-164.
被引量:3
2
谭安奎.
规范性、主体性与德育价值观的辩正[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14(4):82-86.
被引量:1
3
曹亚芳.
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价值的选择[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6):128-130.
被引量:2
4
李永伟.
主体性教育的时代特征[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3(2):5-7.
被引量:1
5
赵振利,刘大明.
学生主体性教育研究述评[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3):31-33.
被引量:5
6
郝德永,张宝泉,柳海民.
论学生主体及其发展[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81-86.
被引量:5
7
陈梦稀.
论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3(3):58-60.
8
余欣欣,李山.
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3(4):35-40.
被引量:3
9
檀传宝.
论学校德育环境的时代构建[J]
.教育科学,1995(4):28-33.
被引量:8
10
赵军武.
人的本质研究简述[J]
.哲学动态,1996(11):21-23.
被引量:1
1
冯倩.
论中小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大江周刊(论坛),2013(8):297-297.
2
赵西俊.
中小学生责任感培养中的“内化”[J]
.四川教育,2011(10):19-19.
被引量:2
3
陈家丽.
我国农村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文教资料,2008(19):95-96.
被引量:1
4
吴佩杰.
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
.班主任之友,2000,37(6):8-11.
被引量:1
5
靳伟才.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缺失与重构[J]
.宁夏教育,2004(1):15-17.
被引量:1
6
黄发芳,孙铁锋.
中小学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6):94-95.
被引量:3
7
付兵儿.
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方法及其启示[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17(4):56-58.
被引量:7
8
洪明.
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嬗变[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9):27-31.
被引量:2
9
蒋德鸿.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学道德教育困境与反思[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2):4-7.
被引量:1
10
吴长宏.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迷失——基于教学过程的社会学分析[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6):57-59.
被引量:1
新教育(海南)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