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者对15种食物不耐受检测情况并探讨食物不耐受人群的健康管理方案。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半定量检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15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并根据结果进行分级,分析普通人群食物不耐受的发病情况及不同食物过敏原的不耐受情况。结果 1029名健康体检者检测结果显示,食物不耐受发生率为68.51%(705/1029),日常食用的15种食物均可引起不同人群的食物不耐受反应,其中鸡蛋、螃蟹、牛奶、鳕鱼和虾引起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4.21%、22.45%、19.73%、14.38%、12.24%;小麦和猪肉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较低,分别为0.87%和0.39%。食物不耐受患者对食物过敏原产生的食物不耐受以低度敏感为主,其中鸡蛋的中、高度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0.79%、6.41%,其次是牛奶的中、高度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34%、2.14%,而螃蟹、鸡肉、牛肉、猪肉、小麦的高度阳性率均为零。15种食物中鸡蛋、牛奶、西红柿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食物不耐受的阳性率在不同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国内居民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日常食用的15种食物均可引起不同人群的食物不耐受反应,其中鸡蛋、牛奶、西红柿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食物不耐受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对食物敏感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及健康管理,以避免诸多由食物不耐受引发的疾病。
出处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第8期684-686,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Convalescent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