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体育选项课设置“过程激励评价”的实验研究——“联班升组”在游泳教学“过程激励”中的运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体育选课由于学生群体自身体机能、运动技能等各方面差异原因,教学中普遍采取了"技能分组"教学方法,但分级的范畴局限于行政班内部,且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过程激励评价标准。本文主要针对广东省高校学生在同一课时段的体育选修课行政班群教学中,通过联合两个以上的行政班在技能层次升组、建立激励机制及教学资源整合方面进行"联班升组"教学思路的实践探索。
作者
肖徽样
机构地区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
出处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第4期34-35,共2页
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关键词
联班
升组
过程激励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孔煜,周国海.
普通高校体育课实施分级教学模式构建的探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110-113.
被引量:8
2
王涛,花蕊,项立敏.
高校体育选项课实施“分级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5):125-128.
被引量:12
3
鲁兵.
分层教学法在高校足球选项课中的运用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1):79-80.
被引量:34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王朝军.
试论取消高考年龄和婚否限制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531-532.
被引量:8
2
吴忠义.
对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的探讨[J]
.体育科学,1998,18(2):25-26.
被引量:63
3
詹永安,贾万双.
浅探分层教学[J]
.体育教学,2001,21(3):17-17.
被引量:17
4
邹循豪,肖维青.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构建体育教材体系的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1):114-116.
被引量:5
5
毕红星.
高校网球选项课实施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实验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111-113.
被引量:19
6
[5]足球教材编写组.足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7
李秉德.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教体艺[2002]13号,2002.8.6
9
03-04学年度本科教学评估自评报告[Z].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2004,12
10
严永安.
中学体育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体育教学,2001,21(5):21-22.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50
1
毕君丽,何松阳.
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初中篮球动态分层教学实效性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27):72-73.
被引量:5
2
李宝泉.
分层式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中的实证研究——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09级网球选项课教学为案例[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389-389.
被引量:1
3
鲁涛.
足球教学采用“领会教学法”的实证研究[J]
.时代教育,2007(10Z):55-56.
4
周晓伟.
对高中足球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J]
.科教文汇,2009(2):205-205.
被引量:3
5
余曦,张诚.
对普通高校足球课程“竞赛教学”模式的思考[J]
.考试周刊,2009(9):172-173.
被引量:3
6
李志雄.
体育院校散打教学中学生神经类型与受伤状况探索[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1):114-116.
被引量:4
7
高艳敏,杨文礼.
差异教学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2):93-96.
被引量:7
8
李忠.
蛙泳教学手段最佳化的设计与实践[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2):68-69.
被引量:5
9
王相玲,王相英.
“自我调节学习”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3):156-158.
10
赵艳杰,刘道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分级教学模式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0(33):98-99.
被引量:8
1
陈志刚,宋创业.
对速滑课采用分组教学方法的初探[J]
.冰雪运动,2001,23(3):62-63.
2
罗远东,李海英.
武术与跆拳道普及程度差异原因探析[J]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2):222-223.
被引量:17
3
闫海量,朱焱,刘博,修天亮.
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术科项目设置研究[J]
.运动,2013(16):103-105.
4
杜放,年青,王林昆,苏仁,付佳.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术科项目设置探析[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31(2):60-64.
被引量:40
5
毛晓荣.
高校乒乓球课综合评价模式探索[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1):117-118.
被引量:34
6
吴国生,董雷.
三级跳远技术教学方法研究[J]
.运动,2014(8):74-75.
7
曾桂生.
奥林匹克运动在东西方体育融合中的作用[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81-83.
8
马全艳,高丽君,韩民华.
影响我校学生体育选课因素的调查与研究[J]
.山西体育科技,2005,25(2):51-52.
被引量:7
9
刘大庆.
对影响大学生体育选课动机因素的探讨[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0):183-184.
被引量:2
10
田常根,胡昌胜.
武术散打与跆拳道普及程度差异原因探析[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31(S1):140-141.
被引量:4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