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公共事件中网络媒体的作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7年在中国出现了一系列公共事件。从公共事件的最初呈现、事件发展中的理性辩论和互设议程,到事件的最终合力解决,网络媒体在其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
张华
华汝国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东南传播》
2008年第2期30-31,共2页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公共事件
网络媒体
网络理性
议程设置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彭虹.
涌现与互动——网络传播表现与动力机制的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8):128-133.
被引量:11
2
吴越.
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J]
.山东视听,2005(12):47-48.
被引量:1
3
蔡雯.
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上)——对美国“公共新闻”的实地观察与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05,27(1):12-16.
被引量:34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刘劲杨.
穿越复杂性丛林——复杂性研究的四种理论基点及其哲学反思[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5):17-24.
被引量:9
2
陆晔,王硕,侯宇静.
突破从“民生新闻”开始——《第一时间》与地方电视新闻发展前瞻[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4):48-50.
被引量:37
3
Jay Rosen, " Public Journalism: A case for scholarship", Change, May 1995,42 - 43.
4
Jay Rosen. " What are Journalists for?", Yale University, 1999,44 - 45.
5
Jay Rosen, " Public Journalism: A case for scholarship", Change, May 1995,Ⅹ.
6
Scott Sherman, " Civic Journalism",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Nov/Dec2001.
7
董天策.传播学导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16.
8
http://www.nettx.com.cn/CulNews/t/2005-07-06/1142136003.html
9
张嗣瀛.复杂性科学,整体规律与定性研究[M].2005:72.
10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15页.
共引文献
43
1
余建清.
公民新闻:新技术条件下的草根写作[J]
.东南传播,2008(2):46-47.
被引量:1
2
柴如瑾.
西方公共新闻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S1):120-121.
被引量:3
3
马庆圆.
美国公共新闻业运动的专业背景分析[J]
.理论月刊,2006(S1):158-159.
4
伍盈.
从传播学看“网络推手”的角色与意义[J]
.兰州学刊,2008(S1):144-145.
被引量:5
5
贺晓宏.
2005年国外新闻学研究回顾[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87-90.
6
王永亮.
美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保障机制[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36-41.
被引量:3
7
陈力丹,周俊.
试论“传媒假事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6):122-128.
被引量:46
8
陈如敏.
电视民生新闻:理念与现实的冲突[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1):26-28.
9
余丽蓉.
都市类报纸与“公共新闻”实践探索——以《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为分析对象[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3):116-119.
被引量:1
10
吴飞,程怡,姚晓玉,卢艳,周明露,吴湄.
2005—2006年新闻学研究综述(上)[J]
.当代传播,2007(3):4-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
1
王瑶,韩丽楠,朱凯.
网络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从青岛传媒网《百姓说事》栏目说开去[J]
.青年记者,2008(26):85-86.
被引量:3
2
曾盛聪.
诚信社会建构的深层检视——制度安排与价值建构的两个维度[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8-63.
被引量:3
3
刘必红.
诚信道德缺失与诚信社会构建研究[J]
.理论月刊,2012(4):160-16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李佳.
网络媒体在我国诚信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
.金色年华(下),2012(8):190-191.
1
陈堂发.
网络理性的两个突出话题[J]
.新闻记者,2001(12):64-66.
被引量:1
2
李卓钧,朱智红.
从2007年网络公共事件看网络舆论的新变化[J]
.东南传播,2008(7):65-67.
被引量:11
3
栾轶玫.
新媒体的责任时代与传播新秩序的建立[J]
.新闻与写作,2009(3):24-27.
被引量:4
4
王哲.
网络时代的信息困境[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5):84-88.
被引量:3
5
韩江雪.
自媒体时代下拟态环境的构建[J]
.中国传媒科技,2017,0(2):49-50.
被引量:1
6
邹新,贺祥林.
网络公共讨论中网络理性的缺失与构建[J]
.理论月刊,2015(3):174-178.
被引量:5
7
江作苏.
网络的审美介入与底线意识——对网络信息传播与信息消费的再审视[J]
.中国出版,2013(14):3-6.
被引量:2
8
张梅贞,李珊珊.
公共领域与公民的网络理性表达分析——基于新浪新闻网民跟帖评论的实证研究[J]
.新闻知识,2014(10):34-36.
被引量:4
9
龚明俊.
值得称道的网络理性[J]
.网络传播,2009(2):51-51.
10
彭前卫.
网络空间的虚构性与信息活动失范探析[J]
.图书馆论坛,2006,26(4):8-11.
被引量:2
东南传播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