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创作人员看建国前电影与戏剧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国前电影与戏剧在创作人员上存在同构现象。许多创作者剧影双栖,电影和话剧创作交融在一起。本文对建国前几个不同阶段戏剧和电影创作人员互相流动的深层次原因作了分析,兼论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作者
侯平
机构地区
天津外国语学院汉文化传播学院
出处
《东南传播》
2008年第6期123-124,共2页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基金
天津外国语学院2007年度科研项目"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学与电影互动关系研究"
项目编号为07ZC05
关键词
创作人员
电影
戏剧
关系
分类号
J90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虞吉.
杂陈共生,蓄势促发——抗战时期“大后方电影”的特殊历史作用[J]
.文艺研究,2005(9):81-87.
被引量:11
2
张海明,邹红.
舞台与银幕的融合──试论夏衍电影实践对其话剧创作的影响[J]
.当代电影,1994(3):93-9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虞吉.
大后方电影研究:思路与方法[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1):172-176.
被引量:9
2
李道新.《抗战电影论纲》[A]..“中国抗战电影与40年代‘进步电影’研讨会”(1995·北京)论文(NO: 1)[C].,.第9-15页,第2l页.
3
重庆文化局编.《抗战时期的重庆电影》[M].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508页,第533页,第569页.
4
乌果·卡西拉奇.《再看中国电影》[A].中国电影资料馆编.《海外评论家眼中的中国电影》[C].,.第82页.
5
向锦江.《论电影的民族形式》[N].《国民公报》,1941年6月8日、15日、22日.
6
杨村人.《农村影片的制作问题》[J].《中国电影》,1941,1(3).
7
郑用之.《民族本位电影论》[J].《中国电影》,1941,1(3).
8
葛一虹.《从(华北是我们的)与(好丈夫)说到我们抗战电影制作的路向》[N].《新华日报》,1940年2月22日.
9
夏衍 载林缦 李子云编.《“中国电影回顾”随感》[A].载林缦、李子云编.《夏衍谈电影》[C].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58页.
10
陈山.《人文电影的新景观》[A].载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C].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共引文献
11
1
虞吉.
纪实性故事片的范本:《东亚之光》[J]
.电影艺术,2005(5):22-24.
被引量:2
2
虞吉,何晓燕.
拂尽尘封始见金——大后方《每周电影》研究笔记[J]
.电影艺术,2007(1):110-112.
被引量:1
3
虞吉,何晓燕.
大后方电影市场文化透析[J]
.当代电影,2007(5):42-45.
被引量:3
4
沈盼盼.
近10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J]
.高校社科动态,2010(4):31-37.
被引量:1
5
黄国升.
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电影的舆论动员[J]
.北方文学(下),2010(10):86-87.
6
张海燕.
《中苏文化》戏剧文献研究[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4):56-60.
7
史博公,林吉安.
国统区抗战电影述论(1937~1945)[J]
.电影艺术,2012(4):131-135.
被引量:5
8
刘洋,林吉安.
民国抗战电影述论(1931—1949)[J]
.当代电影,2015(9):102-106.
被引量:1
9
虞吉.
纪实性革命:抗战时期中国电影的美学显面与“复调效应”[J]
.文艺研究,2016(3):89-96.
被引量:4
10
沈艾娥,黄轶斓.
抗战大后方电影期刊的文化救亡[J]
.编辑之友,2017(5):104-108.
同被引文献
1
1
韩毓海.
“漫长的革命”——毛泽东与文化领导权问题(上)[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1):9-21.
被引量:38
引证文献
1
1
胡晶晶,葛涛安.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转型脉络与治理视域下的现实重构[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8(2):96-10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斌.
新主流电影的产业动力与文化逻辑[J]
.编辑之友,2020(5):64-72.
被引量:14
1
钱兆熹.
论中国民间锣鼓与十二音体系的同构现象[J]
.音乐学习与研究,1992(1):3-9.
被引量:2
2
张杰.
试论太极拳与书法艺术的融合[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1(2):84-86.
被引量:4
3
王冬梅.
论中国服装设计从民族化走向国际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2):71-71.
4
林迅.
现代纤维艺术的审美思考[J]
.艺术评论,2009(11):95-98.
被引量:1
5
资民筠.
自然和艺术的同构现象之四:自然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自然[J]
.艺术科技,1995,8(1):20-22.
被引量:1
6
朱燕青.
略谈室内设计与传统审美的契合性[J]
.作家,2009(12):258-258.
7
Connie Kang.
陈维:最后一人[J]
.艺术界,2016,0(1):195-195.
8
资民筠.
诗画中的自然 自然中的诗画──自然和艺术的同构现象之五[J]
.艺术科技,1995,8(4):22-24.
9
陈琳.
论雕塑与建筑的语义同构现象[J]
.雕塑,2007(3):60-62.
10
侯彩宏.
论现代设计基于民间美术的开发利用[J]
.榆林学院学报,2012,22(5):104-106.
东南传播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