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福建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浅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崎岖的地形给福建农村土地利用带来很大困难,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本文就这一现象作了简单探讨,提出了集约用地的看法和建议。
作者
张帅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东南传播》
2007年第9期147-149,共3页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福建
集约用地
农村
分类号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7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1
国土资源部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J]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5):8-9.
被引量:1
2
张宇,齐欢.
沧州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
.经济论坛,2006(19):20-22.
被引量:1
3
立足存量土地挖潜盘活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J]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1):27-29.
被引量:1
4
胡家政,张士征,李怀强.
聊城市东昌府区努力做好节约集约用地工作[J]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3):19-19.
被引量:1
5
陈双.
美国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政策之启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6):742-745.
被引量:4
6
张大卫.
全力推进“三项整治”工作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全省“三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
.河南国土资源,2006(5):4-6.
被引量:2
7
宋卫方.
节约集约用地之我见[J]
.黑龙江国土资源,2005(12):42-42.
被引量:1
8
王业侨.
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06,20(3):24-31.
被引量:152
9
张永刚.
浅谈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小城镇和村庄规划设计节约集约用地的途径[J]
.黑龙江国土资源,2006(9):34-34.
被引量:1
10
杨浩,姚志禄,黄克清.
集约用地“三步走”——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的实践[J]
.中国土地,2006(1):39-4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杨钢桥.
国外城镇用地扩张的控制[J]
.现代城市研究,2004,19(8):57-60.
被引量:10
2
钱紫华,毛蒋兴.
19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5,26(1):37-45.
被引量:11
3
王伟华.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48-450.
被引量:34
4
翟文侠,黄贤金,张强,钟太洋,马其芳.
基于层次分析的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1):96-102.
被引量:136
5
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6
Eric J Heikkila.The Economics of Planning[M].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2000.
7
John M Levy.现代城市规划[M].张景秋,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
粱鹤年.简明土地利用规划[M].谢俊奇,译.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9
郑伟元.
沿海开放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问题和对策——以海口市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6(3):37-40.
被引量:6
10
张卫建,谭淑豪,章熙谷.
集约农区土地资源利用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研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8,14(3):179-18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70
1
张徽.
线型水利工程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
.长江技术经济,2021,5(S02):144-146.
被引量:2
2
黄凌翔.
我国快速城市化中土地利用问题的根源——制度缺陷[J]
.生产力研究,2007(19):55-57.
被引量:3
3
赵娇娇,刘元芳,张长春,李新旺.
基于熵值法的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以河北省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7):4266-4270.
被引量:2
4
张婧,李强,周渊.
陕西省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S2):448-453.
被引量:29
5
宁小李,管莉婧,门明新,邓红蒂,左玉强.
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分异特征[J]
.土壤通报,2015,46(1):48-53.
被引量:11
6
石苏艳.
浅谈上海土地集约节约利用[J]
.中国商界,2008(3):152-152.
被引量:1
7
张世文,马素敏.
耕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方法及应用——以福建省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76-6577.
被引量:23
8
周伟,王秀兰.
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91-493.
被引量:40
9
王蒲吉,王占岐,孟蒲伟.
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4):303-304.
被引量:24
10
沈彦.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
.广东土地科学,2007,6(1):15-2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1
1
陈松林,刘强,余珊,林志垒.
福州市晋安区土地适宜性评价[J]
.地球信息科学,2002,4(1):61-65.
被引量:32
2
陈百明.
试论土地资源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自然资源学报,1993,8(1):87-94.
被引量:18
3
杨肖琪,林敏基,陈世敢.
厦门土地覆盖类型和城市动态变化的航空遥感图像分析[J]
.台湾海峡,1995,14(3):298-307.
被引量:3
4
毛艳玲.
GIS支持下的闽侯县未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4(3):382-385.
被引量:22
5
谢钊,乐德明.
福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与结果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3):39-42.
被引量:3
6
汤小华,王春菊.
福建省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4):1-4.
被引量:17
7
毛艳玲,吴德斌,杨人群.
福建省沿海地区土地人口承载力[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6,25(4):467-470.
被引量:2
8
姜志法,章浩,张文开.
新时期的土地整理探讨——以福建省长乐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85-9986.
被引量:4
9
李丽纯,陈家金,李文.
福建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初探[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A02):167-169.
被引量:4
10
蔡国权.
关于福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思考[J]
.海峡科学,2008(3):9-1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陈松林,韦素琼,张文开,廖善刚.
福建省土地资源学学科研究进展[J]
.海峡科学,2013(1):18-23.
2
杨亚亚,谢婉莹,董文哲.
富位村土地集约利用浅议[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18):26-27.
1
关于加快福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几个问题[J]
.福建经济,1997(5):2-7.
2
郑荣生.
福建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路[J]
.发展研究,1990,7(6):21-25.
3
郑荣生.
福建农村经济形式与发展的思考[J]
.发展研究,1990,7(1):34-36.
4
徐安勇.
扩大福建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科技投资,2013(A31):328-328.
5
调整和优化福建农村产业结构的构以想[J]
.福建经济,1997(3):17-19.
6
林世才.
福建农村社会发展问题探讨[J]
.发展研究,1997,14(1):35-37.
7
林开钦.
关于加快福建农村改革开放的几个问题[J]
.发展研究,1992,9(10):1-7.
8
徐安勇.
城镇化背景下的福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7-30.
被引量:5
9
徐安勇.
新时期促进福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17(2):30-32.
10
孙彬.
百年寻梦[J]
.汽车制造业,2007(7):3-3.
东南传播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