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球藻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小球藻是单细胞真核藻,细胞内含有多种营养物质。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大量关于小球藻的研究工作被报道。本文通过介绍小球藻在食品、饲料、饵料、医药、环保等方面的应用,说明小球藻是一种重要的微藻资源,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
单俊秀
张平
刘丽丽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科技风》
2010年第1期233-,共1页
关键词
小球藻
保健食品
饵料
医药
环保
分类号
Q94 [生物学—植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12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5
1
陶永华,殷明,伍俊荣,林云,丁冰泉.
高效原油降解小球藻株用于油污废水净化的实验研究[J]
.海军医学杂志,2006,27(2):136-138.
被引量:8
2
江红霞,郑怡,林雄平.
蛋白核小球藻脂溶性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及成分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3,12(1):1-5.
被引量:15
3
汪炬,蒲含林,洪岸,戴云,杨小柯,何柳媚.
蛋白核小球藻提取物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营养学报,2004,26(2):136-138.
被引量:11
4
郑怡,余萍,刘艳如.
蛋白核小球藻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03,27(1):36-40.
被引量:8
5
周玉娇,李亚军,费小雯,黎云祥,邓晓东.
小球藻紫外线诱变及高含油藻株筛选[J]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2):2124-2129.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单俊秀,张平,刘丽丽.
小球藻的应用研究进展[J]
.科技风,2010(1).
被引量:10
2
蔡仙德,谭剑萍,穆维同,王立新.
黄芩甙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4,13(2):65-68.
被引量:55
3
王宗伟,王勇,黄兆胜,韩杰,钟仕卿,关依娜,喻良文.
芦荟多糖的抑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J]
.中药材,2001,24(5):350-353.
被引量:22
4
曾仲奎,吴洽庆,邓忠.
植物凝集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3,5(3):69-76.
被引量:5
5
吴庆余,盛国英,傅家谟.
自养与异养小球藻脂溶性化合物对比研究[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3,35(11):849-858.
被引量:7
6
吴庆余,乙引,盛国英,傅家谟.
弱细颤藻脂溶性化合物分析[J]
.Acta Botanica Sinica,1989,31(10):798-802.
被引量:5
7
曾仲奎,吴洽庆,鲍锦库.
棉花凝集素的纯化及性质研究[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5,37(3):204-211.
被引量:9
8
胡开辉,汪世华.
小球藻的研究开发进展[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5,24(3):27-30.
被引量:44
9
黄瑞芳,刘广发,周韬,高亚辉.
耐高温巴氏杜氏藻突变株的诱变和鉴定[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2):272-275.
被引量:14
10
Metting B 朱明珍译.微藻生物活性化合物[J].海洋药物,1987,23(3):46-49.
共引文献
49
1
胡萍,王雪青.
海洋微生物抗菌物质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04,25(11):397-401.
被引量:18
2
陈晓清,郑怡,林雄平.
二种微藻多糖与蛋白质提取物的抗菌活性[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2):76-79.
被引量:28
3
胡开辉,周山勇.
小球藻细胞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对啤酒酵母的生理效应[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8):1573-1576.
被引量:16
4
沈锦玉,尹文林,曹铮,潘晓艺,吴颖蕾.
枯草芽孢杆菌B115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J]
.水生生物学报,2005,29(6):689-693.
被引量:17
5
梁燕茹,李文权.
小球藻饵料的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学报,2005,20(B12):70-74.
被引量:13
6
任丹丹,黄红霞,彭光华,王海滨,张声华.
菹草类胡萝卜素对小鼠肝癌H_(22)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6,27(3):210-212.
被引量:7
7
肖瑜,王艳丽,高士祥,孙成.
太湖生态修复植物黑藻的化学成分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1):70-73.
被引量:1
8
张学成,时艳侠,孟振.
小球藻紫外线诱变及高产藻株筛选[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5):749-753.
被引量:21
9
黄魁,刘雷,董海丽.
小球藻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J]
.江西化工,2007,23(1):25-26.
10
王艳丽,肖瑜,高士祥.
沉水植物苦草化学成分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B11):393-39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25
1
徐韬钧,张翠丽,张瑜,崔琳琳,崔美美,辛毅,王亮.
自养小球藻多糖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诱导[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22(1):45-48.
被引量:10
2
刘圣臣,邹宁,吴电云,孙杰,孙东红.
小球藻海藻油提取中不同破壁方法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5):100-102.
被引量:20
3
王冉,孙展兵,商庆凯.
小球藻粉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营养价值及安全性研究[J]
.饲料博览,2005,17(4):4-7.
被引量:18
4
于贞,王长海.
小球藻培养条件的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5,18(3):206-211.
被引量:31
5
陈晓清,郑怡,林雄平.
二种微藻多糖与蛋白质提取物的抗菌活性[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2):76-79.
被引量:28
6
苏正淑,张宪政.
几种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比较[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25(5):77-78.
被引量:339
7
胡开辉,汪世华.
小球藻的研究开发进展[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5,24(3):27-30.
被引量:44
8
闫海,周洁,何宏胜,魏玉霞,孙建新.
小球藻的筛选和异养培养[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27(4):408-412.
被引量:27
9
刘春光,金相灿,孙凌,孙红文,朱琳,于洋,戴树桂,庄源益.
不同氮源和曝气方式对淡水藻类生长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06,27(1):101-104.
被引量:25
10
黄瑞芳,刘广发,周韬,高亚辉.
耐高温巴氏杜氏藻突变株的诱变和鉴定[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2):272-275.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0
1
刘张勇,刘一琳.
紫外辐射对小球藻光合性能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研究[J]
.基层农技推广,2021(8):106-108.
2
周玉娇,李亚军,费小雯,黎云祥,邓晓东.
小球藻紫外线诱变及高含油藻株筛选[J]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2):2124-2129.
被引量:13
3
邓晓东,周玉娇,费小雯.
4株小球藻缺陷培养条件的优化及藻株CE14的分子鉴定[J]
.热带生物学报,2012,3(3):216-221.
被引量:2
4
邓晓东,周玉娇,费小雯.
高含油小球藻紫外突变CE14-67培养条件优化[J]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1):74-80.
5
徐紫嫣,徐世伟,李飞飞.
纤维素酶破碎小球藻细胞壁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127-127.
6
万晓安,刘德富,杨正建,方丽娟,崔玉洁,朱小明,胡雪.
不同曝气比率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影响[J]
.水生态学杂志,2014,35(4):48-54.
被引量:4
7
邓伟,桂小华,汪桂林,姚杰,闫云君.
利用毕赤酵母发酵废液培养原始小球藻的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2014,30(9):142-148.
8
陈艺煊,刘晓艳,林彤,陈濠,兰伟龙,刘斌.
蛋白核小球藻冻融破壁条件优化及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食品科技,2016,41(5):75-80.
被引量:4
9
陈艺煊,刘晓艳,吴林秀,罗虹建,刘斌.
蛋白核小球藻多糖的酶解辅助提取及抗氧化活性[J]
.福建农业学报,2016,31(5):508-514.
被引量:6
10
何剑波,凌宏志,辛星,平文祥,葛菁萍.
黑龙江省盐碱湖泊中微藻的分布及理化因素对优势藻种生物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3):68-75.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林娈,史智萍,曹芳,潘雅娟,林巧燕,刘斌.
pH调节法提取小球藻蛋白及其基本组成分析[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39(6):23-29.
被引量:1
2
单俊秀,张平,刘丽丽.
小球藻的应用研究进展[J]
.科技风,2010(1).
被引量:10
3
蔡佳佳,费小雯,李亚军,胡新文,郭建春,邓晓东.
元素缺乏和外加碳源对小球藻(Chlorella sp KMMCCFC-21)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1):2029-2036.
被引量:12
4
陈梅,唐运来.
高油脂产量微藻的选育方法及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96-12198.
被引量:3
5
费小雯,蔡佳佳,邓晓东.
营养限制对Heynigia riparia CE14-2油脂积累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21-16524.
被引量:3
6
邓晓东,蔡佳佳,费小雯.
微芒藻 Micractinium sp.18A8培养条件优化及碳源对含油量的影响[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2,31(6):597-602.
被引量:3
7
梁园梅,刘瑛,李晶晶,Maurycy Daroch,成家杨.
高产DHA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 sp.PKU#SW7诱变株的筛选[J]
.微生物学通报,2016,43(2):457-464.
被引量:8
8
徐慧,纪道斌,崔玉洁,龙良红,刘德富.
不同光照强度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J]
.微生物学通报,2016,43(5):1027-1034.
被引量:16
9
陈钊,刘德富,杨正健,崔玉洁.
光照强度对香溪河水华类型影响的模拟实验[J]
.水生态学杂志,2016,37(4):16-22.
被引量:1
10
时晓婷,窦勇,高金伟,贾旭颖,王晴晴,周文礼.
小球藻蛋白质表达对环境因子响应的研究进展[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16,23(3):57-60.
1
珊瑚的生殖[J]
.走近科学,2004(7).
2
任琴,白雪.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卫生和环保中的应用[J]
.集宁师专学报,2000,22(4):71-73.
被引量:2
3
李昱澜.
应加速蒲公英的开发利用[J]
.应用科技,1998(8):16-16.
4
齐继成.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开发应用概况[J]
.中国制药信息,2003,19(11):15-20.
被引量:7
5
光合细菌[J]
.黑龙江科技信息,1998(9):17-17.
6
刘兵.
从德国环保界对基因工程的态度谈起[J]
.博览群书,2000(2):8-9.
7
藻类和鱼类的关系[J]
.生态文化,2003(2):50-50.
8
陈健.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工程[J]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16(1):101-102.
被引量:2
9
环保小百科[J]
.环境教育,2004(8):28-31.
10
陈立新,葛国昌.
我国若干地区所产卤虫卵及幼虫的主要营养成分[J]
.海洋通报,1996,15(3):19-27.
被引量:17
科技风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