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当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热潮,催生了一批以政治、商业为目的的"伪民俗",遭到一批学者的痛斥,同时也受到持"民俗主义"立场的学者质疑:如果伪民俗比民俗畅销,用民俗以获利这想法不对吗?笔者认为:民俗并不是铁板一块,可以拟将民俗形态分为四种——原生态民俗,仿民俗,伪民俗和新民俗,对不同的民俗文化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原生态保护不是关键,民俗真正要传承、延续下去,只有让它活之于民众,关注民俗主体的生存和心灵情感需要。
出处
《文化遗产》
2009年第4期19-24,共6页
Cultural Heri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