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探讨——以广州珠村“乞巧节”的保护为例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受到冲击。本文以目前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珠村乞巧节为例,指出了其不容乐观的生存状态,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具有普遍性;提出在乞巧节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阐述了构建政府主导、专业保护和本体保护三管其下的保护机制体系的观点,旨在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作者
杨静
机构地区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文化遗产》
2009年第4期32-35,共4页
Cultural Heritage
关键词
珠村
乞巧节
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
1
谢克林.
从花鼓灯的保护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构建[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4):57-6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0
1
谢政伟,王怀平.
安徽淮北地区民俗文化资源概述[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1-143.
被引量:6
2
李砚哲.
论全球经济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业运作[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B01):134-136.
被引量:3
3
盛力敏.
针对当代安徽花鼓灯创作的初步探索[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0):178-178.
4
徐静,陈赛赛.
文化生态视阈下民俗艺术传承的影像到场——以安徽花鼓灯为例[J]
.江淮论坛,2012(6):168-172.
被引量:12
5
杨瑞.
蚌埠市花鼓灯保护与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2016,0(31):93-93.
被引量:1
6
许振波.
认同与传承:花鼓灯文化推广略论[J]
.怀化学院学报,2017,36(6):12-15.
被引量:1
7
许振波,胡岳.
安徽花鼓灯海外推广方略[J]
.长沙大学学报,2018,32(1):127-130.
被引量:2
8
栾彦茹.
弹弓术历史演进中的功能定位探骊[J]
.武术研究,2018,3(11):112-114.
9
高锋,耿兴敏,王岗.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身体动作的溯源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32(2):151-157.
被引量:5
10
陆春艳.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前沿,2024,13(4):432-43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3
1
阎友兵.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辨析[J]
.旅游学刊,2001,16(6):31-33.
被引量:63
2
王菊娥.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6):10-12.
被引量:6
3
赵逵夫.
汉水与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6):83-88.
被引量:43
4
金广君.
城市设计的“触媒效应”[J]
.规划师,2006,22(10):22-22.
被引量:35
5
刘学智,李路兵.
七夕文化源流考论[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6):57-62.
被引量:10
6
江金波.
论城市传统节庆旅游开发的原则与市场运作[J]
.商业时代,2009(7):96-98.
被引量:8
7
蔡丰明.
七夕乞巧习俗与古代女性文化心理[J]
.寻根,2009(4):39-45.
被引量:3
8
储冬爱.
乞巧的复活与蜕变——以广州珠村“七姐诞”活动为例[J]
.民族艺术,2009(3):38-45.
被引量:18
9
储冬爱.
“城中村”民俗文化嬗变与和谐社会调适[J]
.广西民族研究,2009(3):90-95.
被引量:13
10
余永红.
文化生态视阈中陇南“乞巧”风俗的传承状态[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2(4):8-1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高应军.
陇南西和乞巧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J]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1):139-142.
被引量:6
2
赵颖.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线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探索——以广州市珠村保护规划为例[J]
.建设科技,2016(2):59-60.
被引量:3
3
皮泽红.
基于SWOT分析框架的广州乞巧民俗文化传承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7(23):157-159.
4
赵建华,佘美萱,何怡帆.
广州珠村乞巧节事空间微改造研究[J]
.广东园林,2017,39(5):38-43.
被引量:3
5
佘美萱,赵建华,胡子灵,蔡金颖.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视野下广州乞巧民俗文化活态传承模式初探[J]
.文化产业,2023(10):166-16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张婷,王文棣.
西和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272-276.
被引量:2
2
李少惠.
文化治理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中国陇南乞巧节为例[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8,26(1):187-202.
3
陈祺,丁砚强,衣学慧.
民俗风情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以西和县漾水河民俗文化风情线规划为例[J]
.绿色科技,2014,16(9):155-158.
被引量:1
4
李少惠,赵军义,于浩.
文化治理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中国陇南乞巧节为例[J]
.西北民族研究,2018,0(2):232-243.
被引量:10
5
潘隆苏.
守望广州中心城区唯一一处乡愁——天河区珠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J]
.环球市场,2016,0(22):76-77.
6
蒲向明.
陇南本土对乞巧文化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
.甘肃农业,2019(1):93-100.
被引量:2
7
陈晓彤,李光耀,谭正仕.
社区微更新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0(3):185-191.
被引量:25
8
林淑敏,佘美萱.
广州珠村乞巧节事空间的保护与活化研究[J]
.山西建筑,2019,45(22):39-41.
9
佘美萱,赵建华,胡子灵,蔡金颖.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视野下广州乞巧民俗文化活态传承模式初探[J]
.文化产业,2023(10):166-168.
10
尹书华,戴光全,李静.
节事参与者的空间秩序感知及其与行为意向的关系——以广州国际灯光节为例[J]
.旅游学刊,2023,38(5):151-164.
被引量:1
1
本刊编辑部,毛俊玉,古福,王昱心.
传说七夕! 发明七夕?[J]
.文化月刊,2011(8):24-27.
被引量:1
2
薛艳.
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80后的叛逆与担当[J]
.科技信息,2009(30):52-52.
被引量:1
3
贺千千.
新时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思考[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0(29):1-1.
4
王弢.
沂源与牛郎织女的传说[J]
.戏剧丛刊,2008(4):65-66.
5
程燕,郝苏民(导师).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探究[J]
.神州民俗,2008(3):126-128.
6
李玉红.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免费开放的发展与创新探讨[J]
.东方企业文化,2015(6S).
7
刘宪.
从传统到当下——甘肃西和乞巧节文化空间变迁研究[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33(6):72-77.
被引量:2
8
彭晓川.
试论“文化小康”的目标及其可操作性[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3):95-96.
9
李卓彬.
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J]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07,0(5):52-53.
10
刘兴东.
“国际化语境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
.民间文化论坛,2004(5):35-35.
文化遗产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