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木兰诗》的“中国”解读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木兰从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母题之一,在古代诗歌、戏曲和说唱艺术等艺术形式,以及其他社会话语形式中,都有极其广泛的表现。时至今日,作为"木兰从军"母题的源本的《木兰诗》在现代语文教育和社会中更被广泛传播。上个世纪末。
作者
张未民
出处
《天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7,共4页
Frontiers
关键词
《木兰诗》
木兰从军
文化母题
花木兰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1
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唐·韦元甫.木兰歌[A].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傅增湘藏宋本)卷二十五[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
宋·王应麟,玉海[M].台北:大化书局,云南大学图书馆复印.
5
倪端.历史的主角:黄仁宇的大历史观[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6
北齐·魏收.魏书(第10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
北魏·杨衒之,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法门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
邓魁英,韩兆琦,等.汉魏南北朝诗选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9
北齐·魏收.魏书.杨大眼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校.孝经.三才章第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引证文献
1
1
张启龙,徐哲.
解构“大历史观”视阈下的民族性文化符号——以“木兰”母题为例[J]
.巢湖学院学报,2013,15(4):85-90.
1
姜俊,陶秋然.
木兰情[J]
.戏剧文学,2015(11):52-54.
2
阿蒙.
疯狂故事秀之木兰从军[J]
.同学少年(作文)(初中版),2006(10):38-39.
3
王萌.
花木兰故事的改编与意义[J]
.青年时代,2015,0(19):17-17.
4
故事重现[J]
.作文素材,2009(7):22-23.
5
袁金平,刘中良,丁玲.
“中国第一农民诗社”的生存忧思[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S2):91-93.
6
孙科.
无尽虚空与死之花火——从松尾芭蕉的中国式误读浅谈现代性中的虚无绝望问题[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71-72.
7
永俊.
新木兰从军记[J]
.大众文艺(上半月)(快活林),2007,0(7):48-49.
8
张安琪.
语文教育应如何解读现当代文学作品——从朱自清对《药》的解读谈起[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12):132-132.
9
李红艳.
“奥氏”悲剧的中国解读——甬剧《安娣》对尤金·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的改编[J]
.戏剧文学,2015,0(9):57-61.
被引量:1
10
李红艳.
“奥氏”悲剧的中国解读——甬剧《安娣》对尤金·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的改编[J]
.东方艺术,2016,0(S1):78-81.
天涯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