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个人化”理论的“代神立言”界说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代神立言"是"非个人化"创作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作家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失去自我的主观操纵能力控制而完成的,其中包含着作家个人因素所无法企及的创作动因,作家个性并不是文学创作的唯一原因。"非个人化"理论的"代神立言"说从心灵视野观照文学创作问题,从感性角度上阐释文学创作的某些现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作者
张晓红
机构地区
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49-150,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非个人化”理论
“代神立言”神力驱遣
集体无意识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1
杨超.
论李金发诗歌的哥特式风格[J]
.芒种,2012(14):99-100.
被引量:2
2
赵艳驰.
论马祖常诗歌的民族特色[J]
.芒种,2012(14):107-108.
被引量:1
3
李言.
马祖常家世考[J]
.民族文学研究,2006,24(2):71-75.
被引量:4
4
叶颂寿.面对生死的智慧[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5
别尔嘉耶夫集[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4).
6
(南朝·梁)刘勰 著,周振甫 注.文心雕龙注释[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7
赵忠山.
清初卜奎流人方登峄诗歌的审美意蕴[J]
.学术交流,2012(11):181-184.
被引量:4
8
张萍.
论《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欲望叙事策略[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3):32-3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赵艳驰.
儒学义理对马祖常诗歌悲慨沉郁风格的影响[J]
.作家,2012(22):170-171.
2
张晓红.
论《故事新编》中死亡意象所表现的美学趣味[J]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5):118-119.
3
张倓.
“拜伦式”英雄和“多余人”形象比较谈[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9):80-81.
4
赵艳驰.
论马祖常对陶渊明的接受及变异[J]
.作家,2013,0(03X):154-155.
5
杨超.
空白艺术的典范——微型小说的审美特征探微[J]
.作家,2013,0(11X):155-156.
1
孟楠.
浅论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9(12):124-125.
2
凌芝.
浅析《荒原》的形式与内容的“非个性化”[J]
.青年文学家,2010,0(15):29-29.
被引量:1
3
张鑫,孙军鸿.
荣格和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之比较[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5):18-21.
4
赵书华,余燕萍,王国英.
试论艾略特《荒原》中的“非个人化”理论[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75-76.
被引量:1
5
张迎.
“非个人化”理论在《荒原》中的背离和贯彻[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8):112-113.
6
杜吉刚.
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与《荒原》写作[J]
.江西社会科学,2009,29(11):103-106.
7
王远.
浅析《到灯塔去》中的“非个人化”因素[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7):83-85.
8
瓦库迪.
论艾略特的文艺理论在《荒原》中的实践[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2):285-286.
被引量:2
9
孙姗,时小蕾.
“传统”与“非个人化”——浅析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J]
.才智,2014,0(23):268-269.
被引量:1
10
朱园.
用典:非个人化理论在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中的应用[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3):61-62.
作家
2011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